故事

不要辜负我的信任好吗?

2016-11-28  本文已影响35人  微风拂面

1

周末的早上起的很迟,打开手机的时候看到丽丽给我的微信留了好多话。

电话打过去,了然。

丽丽是一家公司的主管,为人热心。今年单位里来了一个实习生L,看上去单纯而认真。

丽丽看她像极了当年的自己,本能地对她便多有照应。

L显然很感激,放假回家再回来的时候执意送了丽丽当地的一个特产,补血很好。

丽丽推不掉,便对小L说,自己是一直需要吃这个的,既然这样就算是她帮忙买吧。

L推辞了一番,因为丽丽坚持,便告诉了丽丽价钱,丽丽额外又多给了50。

后来丽丽和一个姐妹说起,于是又让L从家里买了几斤,也照例多给了一些辛苦费。

L在单位里进步很快,丽丽与她也一直相处很好。

这个月月初,丽丽的老公出差某市,也就是L家乡,便给丽丽买了一些。

丽丽说:“你知道他买的是多少钱的吗?……98一瓶!你知道L告诉我多少钱吗?198!”

隔着电话我似乎都能看到丽丽气愤的脸,于是宽慰说,会不会是品牌或者重量的差别。

丽丽直接否定了。

一模一样的东西,她老公是在酒店附近的一个大商场里买的。

我能理解丽丽。

那是被自己所信任的人欺骗的失望。

2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经常有到德国的信件,一般发EMS或者DHL。

有一次我发DHL的时候,刚好经常收快递的师傅在,他说他也代理DHL,可以给我一个比较好的价格。

从那个时候开始将近3年的时间,我一直都在他那里发。

后来,我换了工作,但是发德国的信件,我还是找他。

我自然也注意到了邮寄的费用一直在涨,他说因为汇率和机场税。

我从未有过任何怀疑。

直到今年的国庆。当时有个文件必须发德国,而他刚好回了老家,我只好打DHL官网电话。

说明邮寄内容以后,我随口问了一句价钱。

298.

我顿时愣了。上次我从他那里发过一单,350.

客服小姐以为我觉得贵,连忙说,所有的价格都可以在DHL官网上查到的。

我苦笑。

想了想,我拨了他的手机,问他估计现在文件走DHL多少。

他不假思索地说,350.

我试探道:“我问了EMS,觉得便宜些呢。”

他说:“DHL更好,觉得贵,要不你少给30吧,我替你申请。”

嗯,听起来还是那样的仗义,那样的舒服。

但是,我想我不会再找他了。

3

高中的时候读过余秋雨的一篇《信客》,里面这样讲老信客的故事:

本来村里还有一个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老人说:“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来就单人一身,从此再也没有回村。

当年读的时候,对老信客充满了深深的同情。然而现在,我却也能够理解同村人的反应。

信任就像鸡蛋壳,一旦有了裂纹,再难如当初。

因为信任,所以不疑。但若不再信任,便不敢再托付。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很简单:我以诚相待,愿你亦然。

不论我们生活的环境差异如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够信任别人,或者被人信任。

朋友、同事、家庭成员,甚至陌生人,彼此信任,生活何其美好。

在一个见到老人摔倒不敢扶的时代,信任太过脆弱,实在要好好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