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本身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

2020-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二晋

《禅者的初心》中说,“受苦本身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扩大生命的方式。”

觉得苦,就对了。

照顾孩子辛苦,日复一日做家务辛苦,每天工作辛苦,生活本身就让人辛苦。

辛苦一点,才能清楚的觉得自己“生着”、“活着”,这就是生活。

我时常抱怨生养孩子的辛苦。但是不辛苦,怎能把孩子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养育成人?

每当我看见我的两个孩子,总是要感叹一下造物主的神奇——是怎么样的能量,让他们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从一个50公分的婴儿,长成现在会跑会跳会说话的神奇宝宝。

看着他们,我就觉得成就满满,犹如农人看到丰收的庄稼,建筑师看到自己设计的房屋落成。

这是我辛苦“工作”后的成果。是的,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可以把照顾家人当作是自己的主业,想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因为是工作,所以一定要做好。犹如那些上班族,做好工作才能赚到钱。抱着这样的信念去生活,会比较幸福的吧!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成为了主妇,就把主妇这份工作做好。应有的生活方式是,在辛苦的生活体味生命,在辛苦的工作后空出享乐的时间。“辛苦——放松”交替,构成自己多味的人生。

人生本是就是先苦后甜,吃苦就显得更为常见。或许一个人前半生的苦,才能换来后半生的甜。

没人喜欢辛苦,但辛苦是逃不掉的。以前,我总是抱着“想要一份快乐而轻松的工作”的念头去找工作,生孩子后,又抱着想要“轻松而快乐的育儿”的念头去养育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工作总是辛苦而繁琐的,育儿亦是。家务不在于多,而在于永远也做不完。地擦了还会脏,衣服洗了穿了还要洗,衣柜里整理好的衣物隔几天又乱,玩具收拾好,还没两分钟,又被撒了一地。

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在睡醒后苦闹。寂静的夜晚或是白天,忽然响起孩子刺耳的哭声,总是让我心惊肉跳好一阵子,想想都辛苦。这种感受一直持续了四年,直到最近才好转,也算是苦尽甘来。

养育孩子的这几年,时时抱怨,觉得从心灵到肉体,都苦不堪言。从今年开始,情况大大好转。老二已经两岁多,我终于不用再抱着孩子做饭,不用时刻盯着俩孩子,可以在厨房安心的做会儿饭,不用在暑热的正午带着孩子满巷子逛,一个夏天晒出了三个“黑炭”。孩子慢慢长大,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有苦才有甜,当自己明白辛苦其实是应有的生活方式,我的人生会不会容易幸福一点?

早一点去做该所的事,多做一点。

早点开始学习育儿知识,

早点锻炼身体,

早点学习感兴趣的东西。

多陪伴家人,

多做点运动,

多学点知识。

不要怕辛苦,有苦才有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