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写文字是为了疗伤的
“只想安静地写点文字,算是回忆,算是疗伤,算是遗忘”。
有多少人写文字是为了疗伤的在这个自媒体活跃迸发的年代,很多人都在谈“如何写作快速赚钱”、“如何利用平台创作月入xx万”。仅仅进入简书12天,在首页推荐中占比最高的也是这类型的所谓“干货”文章。
其实我想说,在我从小认知写作这件事上,从来都不是为了赚钱的。
小学四年级以后开始读各种课外书,尤其喜欢历史和传记类长篇故事,也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那时候资讯匮乏,一本好书拿到就如饥似渴地看起来,每每看到一半就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可是与人分享不是时时刻刻可以实现的,于是就有了拿笔把自己感受写出来,或开心、或疑问、或痛快等等,形成读书笔记。渐渐地平时学习生活中有什么感触也提笔洋洋洒洒写那么几句,也是日记的最初雏形吧。
即使看到一些名家的作品,也总感觉在抒发一种情绪,隐隐约约有作者的身影在里面,难道写作不就是记录生活,反射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吗?这是我对写作一直以来比较天真浅薄的想法,真真和赚钱没啥关系。
资讯爆棚的现今社会,催生太多实用主义“干货”文章,倒也为我们开辟了写作的很多“动机”。
不得不说,实用主义在如今非常好使,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充斥着实用主义。考证考试有培训班和快速通过课程;营销业务提升有职业经理人速成团队组建;写作也有“小白”到“大神”进阶的种种捷径开发......
不是说这种实用主义不好,至少有这么专业的一群人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在做总结归纳,找规律,让很多行业新手得以快速进入,少走弯路。相对应的,也会滋生很多没有方向的人看到慷慨激昂的“干货”文章变得蠢蠢欲动,眼睛发亮,以为写作真的可以一夜暴富,浮躁之心远大于写作之好了吧。
那么,写作的“动机”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回归于“有感而发”的纯净更容易水到渠成吧。功利、急进从来不是通向成功的最快阶梯。
多做“无用”之事,多写“无用”文章,“有用”的结果会娓娓道来。
很喜欢陈果的“朋友无用”之说,引申开来可以推及各个领域,“无用”即“无功利之用”。做任何事先“无功利之用”,才能沉下心来积累、沉淀,熬出“有用”之果吧。
所以我基本上不看什么所谓“干货”类文章,不是否定这样的文章和作者,是不想让自己太浮躁,呵呵。
古代诗人作诗行文基本上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小说家写小说多半是自己的故事和人生;人物传记也不外乎自己和身边人的奋斗历程。往往写得真实动人的文章,大多都是“以我为本”的写作行为吧。
这篇文的标题“有多少人写文字是为了疗伤”显然是有点狭隘的,不是刻意而为的“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