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录程序员@IT·互联网

文科女进德国IBM实习做程序媛,我是怎么办到的?系列1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1416人  思南说
图片来自 picJumbo.com

很快我在IBM德国区实习的第一个月就要结束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文科生(硕士语言学、本科语言学+商科),现在竟在欧洲混入跨国科技公司做编程技术类实习生,我自己也挺意外的。

尽管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个人经历,此时此刻我还是很想写下来分享给你们,以供更多想要自学编程甚至计划转行的读者、毕业季找工作的同学(更针对留学生)参考。

由于我的实习持续五个月,现在进度条也才刚接近五分之一而已,所以目前这篇一定会有不少写得过于片面、粗浅的地方,还请读者包涵,更欢迎你直接在文末评论区指出不足之处!我计划着后面每个月末都更新一次实习日记;因此若觉得本文有用的话,欢迎继续关注未来的「IBM实习日记系列」哦。你还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感兴趣的问题,说不定下回我会专门写到你的问题呢!

想写的确实很多,限于篇幅和目前经验值,实习日记第一回合就先集中在这两个小话题上吧:(留学生)如何找实习;在IBM做技术是种什么体验。

01  找实习,一半靠实力一半靠运气

谁都知道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实习很重要。但这一点对于「留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比如德国的就业市场就非常重视求职者的实践实习经历,如果简历上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工作经验,那确实是非常难直接找到正式工的。我曾问过几个在德国公司工作的前辈,大家也都这样说。除了直接找正式工作的难度高外,对于留学生来说,不同的语言、文化也都是需要适应与练习的。而多参加实习就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快速成长通道

具体找实习的渠道主要有——按成功率从高到低排列——「找教授、问前辈、与同学交流、直接上网搜索」

这四种方式我都尝试过。

去年年初,也是研一的第三个月,我决定了要尝试零基础自学编程跨行找IT类工作。那之后我就立马把找实习的事提上日程了。因为我很清楚不论我目前的实力如何(其实实力根本接近于零…),我必须在与真实市场需求的互动中寻找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

一开始确实有点难。

我本是文科生,德国大学的课业压力还不小,同时我也不匹配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所要求的技能,加上不熟悉德国的就业市场、语言问题等等,都是那种一时半会儿难以立刻解决的困难——实际上直到第三个学期已结束的现在,我也没把以上所有问题全都解决掉。但这并不影响找实习找工作。在这儿插入一个重要「插播」:现实生活永远不可能等待着完美主义者做好所有准备后再迈出下一步。不同的出发高度自然有不同的应对方案。我从不觉得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高下”之分,而是能否认清自己、认清现实的问题。

最初只是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一杆子”的心态,我先去找了关系最好的教授。没想到教授对于我想转方向的想法非常友好,还主动提出可以帮我问问实习的事。我第一份在业内某研究中心的助理实习生机会,就是这样意外得到的。

一般地,理工科的教授和工业界交流更为密切。如果你是理工科学生,那就不要犹豫了,一定要早早地去找教授聊,诚恳地讲一讲自己对职业规划的想法,询问教授建议。就算不能直接找到实习或工作机会,教授也多半会给出一些你自己当下想不到的信息、建议——有价值的信息绝对是无价之宝!也许有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只要记住,教授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毕业、顺利找到职业方向的,那就能摆正积极向其寻求帮助的心态。如果真的从教授那里得到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以后经常给教授写邮件update自己的进步,回学校时花心思带一点小礼物,就已经是很好的回报方式了。

除此之外,「多问问已经在业内工作的前辈」也是了解就业市场真实现状的好方式。如果你确实是个好苗子,赶上合适的时机,前辈会愿意推荐给你内部机会的。


「与同学多交流」也是不错的广泛获取实习信息的方式。虽然对我来说这并不是最有效的;因为我打算转行,所以注定要和大部分本专业的同学走不同的职场路径。但我一开始能知道有这么一个IBM的实习机会,却是因为在和一个同学交流她的实习情况时,非常偶然地得知的。否则外面的公司如此之多,每天网上也在新增着足让人窒息的信息量,一个人很难单枪匹马快速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那条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种「直接在网上或求职门户网站上搜索工作机会」的方式效率最低的原因。尤其是对于学生找实习来说,很多机会并不会在网上发布——并不是什么重要紧急的职位,公司自然不倾向于花太多资源在低效率的信息散播方式上。

与其在网上无目的地搜寻,不如向业内心仪的公司直接发出问询——「你好,我是小唐,现在还是一名在读生。请问贵司近期有招实习生的计划吗?」

图片来自 IM Free

被拒绝是平常事。

但如果早早地在还没毕业危机感的时候就开始「储备式」找实习找工作,多尝试不同的方向、公司和职位,由于那时心态还比较轻松,收拒信也不至于被情感上的失望淹没,还尚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这样真实(还免费)的反馈次数积累多了,既有利于克服不必要的职场焦虑与恐惧(尤其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还能高效地锚准自己应该改进、努力的方向。

早晚都是要离开象牙塔的,那不如早早地做好准备——反正我是这样想的,也努力这样去做。

02  IBM 初探——实习生才不是打杂的

时间跳回现在。

我目前实习的部门是沃森分析(Watson Analytics),加入了一个开发挖掘社交网络大数据软件产品的组。

作为跨国大科技公司,IBM的公司福利当然好。比如弹性工作制,公司24/7开放,周五可选在家远程上班,不打卡不计工时,全凭员工自觉;连实习生也有每月假期;公司位于一大片葱郁树林中,环境甚佳,常有人上班中途换上跑鞋出去跑一圈再回来继续工作;司内伙食比外面一般的小餐厅还好吃……

然而这些“大公司的福利”都不如一件事更令我激动,那就是——实习生在IBM绝不仅仅是打杂的。除了工资没那么高,会议没那么多,任务不会追得太急迫外,实习生在工作要求和责任上与正式员工并不存在天差地别。我们实习生也有访问项目Git、merge核心代码的权限,有对最终产品特征的讨论、参与决策权,组里的工程师对我们的提议也都非常开放,支持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实现一个想法;最最让我兴奋的是,最终推出到客户手中的产品里真的会有我写过的、review过的代码,即便那跟整个团队的成果比起来肯定既不多也不核心,但能够这样真实地参与到产品开发的过程,带给人的成就感也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种被信任、被平等看待、被给予成长空间的氛围中,实习生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来搬砖打杂的,对待公司的产品就像自己的作品一样,只想做到最好。

这确实是我最向往的工作环境——与形式上是给公司打工还是自己单干无关——而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即便偶尔恐慌经常不知所措,也能感受到自己在摸索试错中逐渐了解一件事物真实面貌的快感,每次回顾工作时都能确认自己离未来目标或许更近了一点点的快乐,在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慢慢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挖坑分割线。。。

ヾ(o◕∀◕)ノヾ 请期待接下来每月更新的「IBM实习日记系列」,目前有想法继续聊的内容大致包括——

“文科生也可以follow的编程自学指南”

“职场菜鸟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年轻人该加班吗?怎么加才不亏?”

“安全度过转行恐慌期”

……嗯,先挖好坑!这样就跑不掉了!

下回见!

谢谢你的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