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话人生,育子心理探讨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孩子道妈妈“放屁”,真正的育儿经验你知道多少?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71人  小鸟学飞

【1】

一朋友带着媳妇和13岁的儿子到我家中串门,彼此交谈正兴 ,喝水聊天中,孩子有一事与其母亲发生争执,孩子的妈妈按照自己的观点教育孩子,没想到孩子不以为然,孩子妈妈话音未落,孩子已道出了一句“放屁”,孩子此话出口,我的心咯噔一下。但孩子妈妈不以为然,仍在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认为,努力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的爸爸瞪了孩子一眼,由于孩子的妈妈话声未停,他没插嘴,我趁机转移了话题,装作没听见。

现在的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宠着,孩子要什么,父母给什么,不舍得拂逆孩子的意愿。再者,激烈的社会竞争,哪一个父母都盼着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龙凤。因此,倾尽全力,只为长大在社会中能就到好的职业,从容一生。百般将就,形成了孩子我行我素、口无遮拦的性格,学习,辅导班,五花八门的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培训机构,使得父母都有一种共性愿望,只要孩子学习好,凌驾父母头上,也心甘情愿。

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综合素质,满肚子经纶,出口成章,学问再高,没有良好的道德,也将难以立身。德是做人之本,人无德不立。人要先立德,再立业,以德兴业。德是一种修养,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包容与博爱。无德之人心胸狭隘,卑鄙无信,以自己为中心,难入群体。现在的社会竞争,要有团队意识,团结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发不多大的光,协作才能发挥每个人最大的能量。

【2】

记得小时候,那个年代每家都孩子多,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但父母诚实的品性教导着孩子如何做人做事,有时候大人在说话,一边的小孩插嘴想说自己的事情,都要被大人呵斥一边,大人谈话中小孩是不能插话的。如果做错了事情轻则挨一顿骂,重则挨一顿打。严厉的家教塑造了孩子诚实懂礼的教养。虽然也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但限于当时的教学设施及国家办学条件的局限,没有现在充裕,极少的孩子能够深造,没考上学的一部分靠着诚实勤劳的打拼,接近中年的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站稳了脚跟。

一个对父母都口出秽语的人,长大了他的德在哪里?在工作中上司的决策不合自己的思想,是不是也要和上司拧着做?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做到同事人际之间的宽容尊重协作吗?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古人对子女的教育都如此重视,懂得礼仪,方能成才。国学博大精深,在教育孩子中,做父母的也要加强自身修养,用言传身教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不能一味的追求片面,好的成绩令人欣喜,知书达理的修养更能让人左右逢源,在成功的道路上更上一层。

欣喜的看到,现在的教育已经将国学放到了重要位置。中华民族自古为礼仪之邦,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几千年以来,国人以此为立身处世之本。现已将国学纳入到小初教育的课程之中,从小培养孩子的伦理行为,道德准则,为其以后的立德立业打下坚实了基础。

【3】

也有一些家长同我探讨,青春期的孩子难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无奈和困惑。

我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如同一条小溪水,在孩子12岁以下时,如同春秋之季的溪水,清澈,水流均匀。但要记住,溪道要及时清理的,既要保持溪水的卫生,去除杂质、污泥,还要保证汛期的排洪。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第二性征发育,在他们的思想中,对四周事物的感知分辨能力加强,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凡事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思想已成熟,对父母的关心教育产生排斥或对立。就如同夏季泄洪期,如果以前未能及时清理溪道,当洪水四溢时,查漏补洞则为时已晚,要则是主干道通畅,当洪水退去时,溢出的分枝则自然消失,溪水回归正位。

因此,我们不寻求古训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也不能教条的理解“父母责,须顺承”的思想,正确看待只要父母责怪,对错都要孩子接受的误区,孩子对的事情要鼓励,当父母错误批评孩子时,也要真诚的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自己的错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做到亲子、教子相结合,在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说话算话,以身作则

承诺的事情要做到。给孩子树立言而有信的诚信之人。

学会宽容,懂得感恩

多与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多与孩子参与人际交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要让他们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要懂得感恩别人。

礼仪之先,懂得教养

说话做事谦逊温和,言谈举止端庄随和,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言语,都能种在孩子心中。修养在日常行为中养成。

奖惩分明,正确区分疼爱、溺爱

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疼爱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对的事情要表扬鼓励,错的事情要及时批评、教育,个人认为,原则性的错误不妨也要施点惩戒,让他知道原则性错误是不能有第二次的。孩子定性差,以免重犯。

寓教于乐,阳光活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共同做积极向上,活泼欢乐的亲子游戏,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强调一点,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爸爸的工作事业压力相对较大,时间有限,但在育儿中,父亲的角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至关重要,有父亲的参与,孩子成长中则多了阳光,勇敢,刚强的一面。此已成为社会育儿共识,在此不多赘述。

育儿是一项漫长细致的心理工程,要从小培养,“苟不教,性乃迁。”不能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孩子大了再教育,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