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 | 耐心对生活,花时间给自己
『闲言两三』
久违的骑车出门
我:想把路上的郁郁葱葱和车水马龙都拍给你,可惜带着小朋友腾不开手
酸斋:你带着我也腾不开手的
……
我:今天为什么大跌?
酸斋:我砸的,明天准备给你买个航母
我:我想起来,第一次问你那天茅台是怎么回事,你说你砸的。当时我就觉得,嘿嘿,这个人好可爱。#自信的男人最可爱#
酸斋:那又怎么着?现在不可爱了?
我:Yes, not at all
酸斋:那拉黑吧
我:你语音说一句“我最可爱”,我就说你仍然可爱……
酸斋:……
『wei欢几何』专栏之酸斋美食日记
做过的最复杂的一道菜。前年买了个新的平底锅,油煎很适合。
一直很喜欢菜菜的美食日记。能把美食的制作过程描述的很清楚而更具操作性,不容易,下厨房上很多过程是模糊的,比如是冷水入锅还是开水淖水,虽然也能通过不同菜谱的对比得出结论。
美食而有创意,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了。菜菜的美食常让人愿意费工夫花时间在一个菜上,虽然不如工艺品般珍贵,但完成的一刻确实有些小得意。似乎每次耐心都好了一些,对于火候的把握更妥当了些,又掌握了一些小技巧,甚至尝试完全没想过的味道。文字的优美在于通篇的流畅和一些细节的描述,更何况往往在美食日记结尾的地方会有一两句心情的句子。虽然有时有点生硬,可作者努力升华的态度表达无疑-做美食,不只是美食或者说手中有厨艺,心里有情怀。
本来打算写自己的美食日记,结果铺垫的太长,啰啰嗦嗦如同备菜的时间往往超过做菜的时间。
按图索骥做了份酿鸡翅。胡萝卜丝和土豆丝,塞在去骨鸡中翅里,加上酱汁焖熟就成了。
难度在于去骨。笔记里说剪开关节后用剪刀沿着骨头一路剪开,百度上有建议用刀背拍松的,有建议用手搓动骨头的,实践下来不太适合。事后总结如果仅仅沿着骨头剪开,鸡翅中的肉会阻挡土豆丝胡萝卜丝塞进去,因为相比较而言土豆丝胡萝卜丝比鸡肉软,而中间的空隙又比较小。而如果多剪开中间的空间,又会担心把外皮捅破影响外观,或者太薄了包不住土豆丝。所以,小心翼翼。相信下次再做应该有更协调的处理方式。
另外有几点体会是,蚝油是调味佳品。以前很少使用,最近的经验是蚝油能提供油脂和咸鲜味。鸡翅油煎一下能更好的形成外焦里嫩的效果。还有蔬菜条的多样性给这个菜更多可塑性。另外可能是土豆丝胡萝卜丝塞得不整齐的原因,原本笔记上说的效果是鸡翅紧箍蔬菜条,而此次做出的效果是一个个如同吃撑了肚皮的小胖子,圆滚滚的肉球包着被吃进肚里的蔬菜,在两端不甘心的伸出手脚,失去了流线的美感,却多了胖乎乎的萌,意外之喜。整体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一口之下,柔软的皮肉加上略有脆感的蔬菜条,饱满而不失清爽,是有几种层次的鲜。对了,之前有笔记说烧菜时辣椒要用不同的几种,这样会让鲜味有层次,非常智慧!
可能就是有这些不断出现的小技巧,让人有惊喜并且积累了很多技能。更何况感受自己在处理食材时各种体会,心情的起伏,是看视频教程无法得到的。学习还是需要有情境,而过程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耐心对生活,花时间给自己,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