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思维圈——快速看透本质的利器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一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的人,是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这个法则揭示出,为什么有些企业和个人那么成功,那么富有感召力。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据此建立企业、领导活动、激励他人。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为什么”。
一个企业或者产品要感召用户,必须从内而外地先想好“为什么”,然后才来制定“怎么做”,和“做什么”。这个“为什么”要大声地传递给客户,而且必须是能感召客户的;“怎么做”是你落实的行为和措施;“做什么”是行为的结果,必须与前两者一致。围绕着这三点来安排组织架构、企业运营、产品生产宣传等诸多方面,出发点是“为什么”。这就是黄金圈法则。
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普通公司一般只会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要买一台吗?”
两种情况同样是销售电脑,同样是在讲自己很棒:普通公司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电脑是什么样的”;苹果公司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从why入手进行思考和表达,听起来是一件理所应的事情,然而我们都知道,说起来是一码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码事,我们大多数人在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根本不是从why出发,而是从具体的what出发,而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需要黄金思维圈。
如你在制订自己的生活年度目标时,先想为什么,例如你想在今年内买房,为的是让自己有个安定的家。然后再想怎么做,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最后想做什么才能达到开源和节流的目的,例如多做一份兼职、少打车多坐公交、少在外面吃饭多在家做饭等等。
但是人类是有应激反应的,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做。例如受到批评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反感,就想着找证据/理由证明自己的正确的,对方的批评是错误的。在这些时候,根本就会将所谓的原则抛诸脑后。
还有,在众多人中,很多人都想脱颖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看透问题的本质,你应该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
每当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可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因此,要培养自己用黄金圈法则来解决问题,是个长期的过程,比较适合个人/企业/品牌的长远规划。从内而外,围绕着“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来制订规划和行动。
学习参考《好好学习》和无花岛主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