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四首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彤彤V
谐谑本是一文学用语,具有开玩笑、幽默、讽刺之意,谐谑作为喜剧表现的一部分在文学作品及民间多种艺术形式中早有体现,而“谐谑曲”(scherzo)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应用于世俗音乐作品,作为当时不计其数的描述芭蕾舞剧中声乐演唱的一种情歌。在巴洛克时期,“谐谑曲” 可以是指声乐作品,也可以是器乐作品,其特性是轻松愉快的,通常为三拍子。1650年之后,器乐谐谑曲开始增多。到了18世纪初,谐谑曲是指一个套曲或其他多乐章作品中的一个乐章,这种类型的谐谑曲最常用2/4拍子。从18世纪晚期以来,带有三声中部的谐谑曲几乎总是快三拍子,通常用作多乐章套曲中的第三乐章,并逐步代替了原先的小步舞曲乐章,其性格范围从原来轻松、有趣的扩大到险恶、恐怖的,谐谑曲获得了更大的发展。19世纪中期以来,谐谑曲从奏鸣曲或交响曲的框架中独立出来,变得更具有活力。
肖邦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钢琴音乐创作和表演上,谐谑曲是肖邦音乐创作中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的一个侧面,通过考察谐谑曲的风格特征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肖邦音乐语言的总体风格特征。他创作的谐谑曲虽然只有四首,但这四首谐谑曲充分地表现了肖邦内心丰富而又矛盾重重的情感世界,乐曲以长大而具有戏剧性的音乐结构、如歌的旋律音调、细腻而巧妙的和声织体、饱含的波兰民族情感、独特的演奏手法等,不仅展现了肖邦的丰富情感,而且使谐谑曲这一器乐体裁在他的手上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肖邦的创作阶段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华沙时期(1810-1830),另一个是巴黎时期(1831-1849)。这四首谐谑曲就是他在巴黎时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们跨越了他整个创作的成熟时期,形象地展现了肖邦从青涩走向完全成熟的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