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我家笑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忘记带作业本,水壶也掉了好多个,甚至课本都没带就去上学的……他总是忘性大,丢三落四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怎么才能改掉孩子的这个坏习惯。
每个孩子到了6、7岁的时候都会这样,我们千叮咛万嘱咐都没用。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关注的事情很多,好奇心特别强,注意力根本不在这里。所以我们遇到孩子这样的时候,稍微用点策略,孩子会慢慢的改掉这些习惯的,千万不要着急,教育是慢的艺术!孩子身上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父母在教育上没有耐心而造成的。
1.固定的整理程序
固定的程序就是不断的重复,能够加深记忆,从而养成习惯。每天晚上都在规定的时间写作业,写完作业按照固定的顺序收拾自己的作业本、文具、课本、书包。逐渐的养成习惯后就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行动,每天写完作业,他自己就会顺手把东西收拾好,一个都不会落下。
2.列清单提醒孩子改变
在书桌上或者文具盒上,给孩子贴一个清晰明了的清单,提醒他每天所需要的东西,按照清单上的物品检查是否带全,或者在门上贴一个清单,让他在每天上学出门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又忘记带水壶了?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让孩子以后更加细心。
3.给物品固定位置
归类放置每一类物品,将相同的物品放入相同的位置,而不是随手一丢。可以设置一些有标签的盒子来装孩子的物品,每次放东西的时候就放入相应的盒子中,取的时候自然知道在哪里去取,再也不会弄丢了
4.变丢物品自己承担责任
每当孩子丢失了东西,或者把什么物品放在了学校,这个补救的人永远都是父母。但是要让他长点记性,必须让他承担丢三落四的责任,否则总是丢东西,永远记不住。作业忘记拿回家,自己跑回学校去拿,家长不必帮忙;文具不见了,自己攒钱买一个新的。我们不要总是急于补救孩子的过错,要让东西丢的更有意义。
5.保持情绪冷静
如果新买的水壶又不见了,请保持冷静,因为我们也经常丢东西,这个错误在所难免。孩子处于逐渐成长的阶段,训斥只会让他更加难过,甚至委屈。不如做好预防措施,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天长日久,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条理。另外一些小小的标签、或者一个顺口溜,都有助于孩子记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