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高考 | 不在乎?不在乎!」
不知不觉间,2019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又有无数的高三学子将踏上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以笔为剑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
看着一张张稚嫩而又坚定的脸庞,我的思绪不禁回到2013年的6月份。

教室后边的黑板早已经写好高考倒计时,教室里也少了几分吵闹,连课间都是安安静静的,就连那个最喜欢调皮捣蛋的同学也一直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高考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即便只剩这短短几天的时间,奋斗也依然不敢停下,可实际上,除了我们在努力着,还有一群人同样如此,那就是——父母。
尽管父母不能代替我们参加高考,但实际上,他们付出的也有很多:他们努力给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努力帮我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他们努力做好每一顿饭让我们舒心……
自从步入高中之后,父母便开始紧张起来,生怕我在这场千万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对我那叫一个耳提面命。
即便我就读的是寄宿制学校不经常回家,可他们还是会在去学校送餐的间隙对我唠叨,让我提前感知高考的残酷。尤其是每一次的考试之后,除了面对任课教师的批评之外,还要接受来自父母的言语洗礼。
若是成绩好些,父母就会说:“如果高考能发挥到这样就好嘞!但是你千万不能骄傲哈……”若是成绩差些,父母就会说:“怎么上了高中还不知道抓紧呢,人谁谁谁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多少分,你看看你,这样的话连大学也考不上……”
其实对于高中的我来说,并不太了解大学究竟是什么,只知道如果考上了大学就是一种荣耀,如果考不上就只能去工地搬砖。
所以那时的我,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清华北大梦,只是希望不去干体力活就行。因为学习和干活二选一的话,我自然是选择比较容易的前者——学习。
就这样,在父母不断的唠叨下进入了高三,而父母的变化发生在高考的百天誓师大会之后。
那时,一向喜欢唠叨我学习成绩的父母开始变的有些局促,去学校给我送餐时只是默默的看着我吃完,并未有过多的言语。
要知道那时高三有做不完的测验,而每一次的测验后老师都会贴心的给出班级、年级排名。这时,也是成绩起伏最大的时候,有的人卯着劲迎头而上,有的人则像泄了气的皮球般下滑。
神奇的是,每一次考试之后,父母不再追问我每次的考试成绩,只是笑着嘱咐我好好吃饭,放平心态。那时的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父母变的开明起来,忍不住心生欢喜,心底的压力也舒缓了许多。
在走上考场的前一天,我曾问过父母考砸了怎么办,父母齐齐回答无所谓,只要我努力过就好。
“你们真的不在乎?”
“不在乎!”
说实话,尽管我整天乐呵呵的,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实际上对于高考还是心存畏惧的。
幸好,父母的一席话让我放下心来。
很快,3天的高考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的日子。
高考后没几天,家里突然多出来一份报纸,上边带有各科的高考答案(我们家是农村,13年时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我不解地问这是哪里来的,爸爸毫不在意的说这是车站随手买的一份报纸,不用管。
爸爸话音刚落,妈妈接着小心翼翼地说到:“要不,你大约估一下分数?”
“我不,说好了不对答案的。”对于妈妈的提议,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然而,等到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还是悄悄翻出报纸,看着答案大约算了一下分数。
高考的时光在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算是正式结束。父母望着那通知书合不拢嘴,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
后来,我们再次谈及高考往事时,妈妈告诉我当时那份报纸是爸爸特意买来的,而且之前他们不敢过多过问我的学习情况,生怕给我造成压力。毕竟有太多因高考而抑郁的案例,父母不敢拿我冒险。
现在想想,每个人高考奋斗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无声支持。尽管他们没有冲在战场前沿,可是作为后备补给却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在这里,在高考再次来临之际,我要向我的父母致谢,向千万考生背后的父母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的“不在乎”,谢谢你们每分每秒的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