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叔和他的朋友们故事文学创作

初心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雅拉河畔弄扁舟

本文选择的关键词为:失踪,火锅,钱

大舅妈名叫书芬,书本的书,芬芳的芬。这我早就知道,因为她不许我叫她大舅妈,只许叫书芬。连她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如此,一律直呼其名。这在当时的河北农村,可是先锋得不得了。姥姥经常发牢骚,“ 娃儿不叫娘,反了天了!”

书芬别的事儿都不计较,唯有这一件咬死不松口。姥姥嚷嚷几次就算了,大舅都不管,她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书芬通常不说话,天天忙她的琐事。三个孩子,两头猪,地里的农活儿,加上腿脚不变的大舅,哪个都够她忙半天的。就算她说话,大家多半也听不懂。连她家闺女三丫都不懂——大家都说河北方言,只有书芬一个人讲四川话。

每次我暑假去大舅家,书芬会停下手中的活儿,仔细听我和三丫说话。我住在另外一个城市,我们那个机关大院儿长大的孩子只会讲普通话。每次去了,我都找三丫努力学习河北方言。听着听着,她脸上的表情变得柔和一些了,嘴角也有了一丝丝笑容。我一直有个直觉,书芬一直对我不错,多半是因为我像她一样口音另路。

我不知道书芬娘家在四川什么地方,这似乎是大舅家的一个禁忌话题。只知道书芬是大舅花了两千元积蓄才娶回来的。大舅是大队会计,经济条件尚可,这两千元几乎是他当时一辈子的积蓄。他那会儿已经三十多了,一直帮衬家里照顾一大堆弟弟妹妹。再不娶亲,姥姥只怕要急死。

书芬把钱如数寄回她老家,就开始和大舅一起过日子。她耐心耐气地一样一样学着做北方的农活儿,但坚决不肯学习当地方言。农村的婆姨,只要家里地里的活儿都干起来,娃娃一个接一个生,就算完成任务。于是没人费力计较她的口音问题。

就连大舅,也和大家一样叫她“书芬”而不是“三丫她娘”。只要书芬把饭菜及时摆上,大舅就开始自斟自饮,顶多问一句:“锄头让东头儿的老四借走了,你啥时候去拿回来?”

书芬“嗯”一声,就回灶屋了。她家吃饭开好几桌儿,大舅用小炕桌儿,孩子们用堂屋的八仙桌。书芬没有桌子。她在两个屋子之间来回奔波,添汤添饭。等大家都吃完了,她开始坐在风箱门口吃所有人剩下的。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二十年过去了。大舅家最小的三丫也高中毕业,在县城找了份工作。按说这日子也就这么过下去了,就像无数个普通农家一样。

有一天,我冷不丁地接到三丫的电话:“书芬走了!”

我大惊,“她不是没亲戚吗?她能去那儿?”

“她不住北房了,非得搬西屋住,就是以前堆破烂那屋。”

我松了口气。“吓我一跳。她不还住家里吗?”

“不一样啊。怎么说呢,她不跟我爸过了,弄了个小灶自己开火。我们家的三分自留地,她全给满满地种上菜了。还养了一群鸡。”

我听着也晕菜了。算算书芬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她这是打算跟大舅离婚?听三丫的意思,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刺激她。还是她想离婚不离家?书芬到底这是要整哪一出?

我的疑问显然也是全村人的疑问。不管谁说什么,书芬一律不答。不懂当地方言成了她的好借口,旁人总不能真去撬她的嘴。

三丫每隔一阵子打个电话发牢骚,给我一点最新消息。“书芬一直忙着呢。每逢大集,就推着一车菜去卖,挣了钱自己收着。我爹还是惦记她的,新麦子下来,磨好的面先给她抗去。”

转眼已是临近春节,我正巧在姥姥家附近的城市出差。工作忙得差不多了,我坐上长途车去了大舅家。就当提前给老家人拜个年吧,反正也快走到家门口了。

大舅家有点清冷,不像别人家又贴对联又蒸馒头又煎豆腐地忙年,不过小院子还算整洁。

大舅披着棉袄出来,一年多没见,他老了很多。过去大半年书芬不给做饭了,他一直靠三个孩子轮流给送饭。儿子们不说话,媳妇们的脸色却不好看。大舅肯定想念以前往炕沿儿一坐,小饭桌自动开饭的日子。

我问大舅:“书芬在她屋里呢?”

“没,上集卖鸡蛋去了。她现在只肯吃我家粮食,别的一律不收。这婆娘不知道想啥呢。二十年了,这日子咋就没把她过热乎?我是缺她吃了,还是缺她穿?”

眼看大舅这苦难家史要追溯回去二十年,我连忙转换话题。这时候,书芬回家了。她看见我,楞了一下。有点羞涩地笑笑,冲我招招手。

大舅一抬下巴,我顺势跟着书芬去了她的小西屋。

书芬从裤子口袋里摸出一叠钱,大小面额不等。她抽出一张五十的,很快,又换成一百的。“拿着,压岁钱。”

我笑了,“书芬,我都参加工作了,要什么压岁钱。你留着给你孙子。”

书芬不答应,“他有他的,这是你那份儿。这是我个人挣的钱,以前没给过你。拿着。”

她的坚持里有一种执拗,也有一种尊严,让我不敢再嘻嘻哈哈。我刚发现,书芬其实是个气场强大的人。

书芬问我:“几时走?”

我说:“后天晚上,我顺路来看看,年三十儿得在我妈那儿过。”

书芬说:“明晚上,你和三丫来吃饭。” 停了停,她又说:“叫上你大舅。”

他俩明明一个院子住着,非得我去叫,真行。第二天晚上,我们仨一起来了。白天看见书芬忙得一阵风似的,不知道她准备了啥。

书芬屋里桌子上摆了个黄铜火锅,炭火正旺旺地烧着。一大桌菜整理得干干净净,荤素俱备,围着火锅摆了一圈。

一进门,大舅的脸色就变了。书芬脸色很平静,坐在桌边。我这才意识到,我从未和她一张桌子吃过饭。不光我,大舅家也没人和她一起吃过饭。可是看书芬那架势,好像她家天天这样吃饭似的。

大舅破例拿起酒杯:“书芬,我敬你一杯。这么多年了,多担待吧。”

书芬拿起酒杯,一杯衡水老白干一仰而尽,眼里几点泪花泛上来了。我和三丫只觉得气氛不对,又说不出哪儿不对。只好默默涮火锅。到底那天吃了些什么,我们都不记得。

除夕夜,我照例给书芬电话拜年。无人应答。心想也许鞭炮声音太吵了,一会儿再打个试试。三丫的电话打进来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娘不见了。”

我愣了几秒钟,才知道她说得是谁——实在不习惯三丫突然叫书芬娘。“你不要又吓我。你娘——书芬是不是出门了拜年去了?”

“真不见了。她屋里收拾得汤清水利,鸡卖给后街牛婶儿了,也没给留个字条儿。”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大舅急坏了吧?”

“我爹倒是不急。他说我娘身上钱不少,卖菜卖鸡蛋的钱她花不清。他说他知道我娘去哪儿了。打那天一进屋,看见那个火锅,他就知道不对劲儿。那是我娘从四川娘家带来的。”

“那你们知道书芬娘家地址吗?打张票追过去看看啊。”

“我爹找不到地址。他说我娘想回来,自己知道怎么回来。她不想来,八抬大轿也没用。”

大舅到底和书芬过了二十年,他应该比我们更了解她。

以后每年春节,我都会例行问问三丫。迄今为止,书芬还没有回来。

也许,书芬不会回来了;也许,她明后天就回来。回来也方便得很,她的小西屋,大舅一直给收拾着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