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懒,我有理

如何成为优秀的20%?

2017-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宏老师说

在双罗《长谈》中,罗永浩说:“任何群体里,20%优秀的人带动80%相对没那么优秀的往前走。”


在成为优秀的20%的路上,有人故意制造成长焦虑,有人疯狂购买课程,有人大量订阅,也有人加入各种成长社群,有人开始反思学习是否重要?

学习是我们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情,但成长却经常迟到。或许我们无法成为世界上顶尖的1%,但是我却有好的方法让大家更少的付出、更快的成长!

01像文件归档一样学习

我们先想象平日里总是一股脑儿的把衣物丢在衣柜中,从来不分春夏秋冬装。但突然有一天重要的约会,需要你好好打扮,结果打开衣柜,全部乱七八糟放的。可想而知,这时候要找到一套合适的衣服有多么困难。

但如果平日里各季节服装归类摆放整齐,需要使用的时候自然顺手拈来!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其实和上面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如果在学习时过很轻松的把知识塞进了大脑,当我们要提取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会十分困难。

而最新的认知学研究表明:记忆存储与提取呈现负相关,记忆存储过程越容易,记忆提取过程越困难;反之如果储存的越困难,提取却会变得很容易。解决问题依赖于你提取相关的知识而非存储相关的知识。

什么叫像文件归档一样学习?

比起前面说的衣柜,我们的大脑存储信息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文档管理机器,如果我们想要更加高效的利用这个管理机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建立归档目录:文件需要放在正确的目录下,而知识需要放在正确的知识树里。建立归档目录就是构建一个人的知识树或者说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你阅读或者学习到某个内容的时候,光靠Mark、转发或收藏是完全不行的,在你完成一个内容的阅读或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迅速把内容放置到相关的知识体系里。

第二,经常清理文件:由于文件的大量产生,垃圾文件也会随之增加,经常清理文件降低存储空间以及提高查找效率。对于学习而言也是一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删除旧认知,提升新认知。

02像人工智能一样练习

如今是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而人工智能的产生都依赖于从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过程。如果类比人类获得经验模型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过程极其相似。

其实人工智能在原理上是模拟人类,从历史数据中获得一个相关模型,然后再用模型判断和预测新的数据。

由于内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难以用准确模型去描述的过程,不同以往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标准模型可以去套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往往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而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依赖于我们像人工智能一样进行练习。

那如何像人工智能一样练习呢?

第一,在输入端我们要获得更真实的数据,减少垃圾信息的输入。输入端其实就是我们的练习材料,为了掌握更好的问题处理模型,输入的问题越贴合真实情况,我们能得到的模型也越贴近真实情况。

第二,不断训练才能不断优化的经验模型。虽然练习一次两次就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个经验模型,但是只有不停的训练才能产生优秀的模型。

第三,通过模型验证问题的结果并进行反馈。当我们通过自己的模型解决相关问题或者完成了相关训练之后,应该得到反馈,这样才便于我们进行更好的调整。

03像孩子一样创造

毕加索曾说过:“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问题是他们长大后如何保持自己的艺术家天份。”

对于一个孩童来说,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敢于探索、发掘和接受新事物。当我们沉浸在一个模式当中越久,我们越难脱离这样的模式。就连一个类型的人工智能也只能解决一个相关问题。

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老鸟而言,在工作中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工作处理的模型,处理工作游刃有余,甚至对他们来说工作没有任何挑战。但是正是由于掌握的模型的单一,导致他们不敢跳出模型,不愿接受改变。

什么叫像孩子一样创造?

第一,不惧怕失败。我们可能会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担心出错自动忽视了更好的解决方法。不害怕失败是成人获取创造力的第一步!

第二,保持好奇心。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尝试接触更多未知的领域,不断突破个人的认知边界。

第三,任意联想。孩子充满了想象力,他们会把完全不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没有原因也没有合理性。但也正是这样的联想能力,才能让孩子富有创造力。

——一起成为优秀的2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