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

寻味中国 104 食在陕西,什么是饮食的三重乐趣?

2020-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冯晓晖

本文为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系列第104篇。

在家做饭,便宜健康又卫生,即便是光棍一条,外卖、速冻方便食品也是唾手可得。出门吃喝,除却为了省事儿,人们还有多种目的,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重的,有时只是为了吃,有时全然不是为了吃。

穿着厂服的打工仔到了街边摊前,点份一荤两素最便宜的简餐,蹲坐在矮桌旁看着手机胡乱扒拉完,就只是为了果腹,吃是单一目的。流光溢彩的宴会厅,圆桌上摆放着大厨用精选的食材烹饪的佳肴,配之以红酒茅台,这张自动旋转桌子就是社交的舞台,人们的目的也很单一,与吃无关。男女初见,星巴克里点两杯咖啡,也不会在意卡布奇诺上的奶泡,目的更是单一。

以上诸种,都没有饮食的乐趣。

宝鸡“令氏家外家周礼食府”

饮食的乐趣是什么?我觉得有三种,也是由低到高的三重境界,分别是选择的乐趣、美食的乐趣和共享的乐趣。

三重乐趣在家中很难得到圆满实现,烹饪技术和条件限制着,冰箱就也那么大,里面的存货再多你也变不出几种花样。外出吃喝,花费更高,图的就是这三重乐趣,获得的乐趣越大,出门消费也越是值得。

为了说明三重乐趣理论,以笔者近期在陕西的饮食为例进行说明。

1. 早餐,选择的乐趣

出门吃饭,首先就是有选择的权利,餐馆由着你去,座位由你挑,舒舒服服坐下来翻开花花绿绿的菜单,像皇帝选妃子般,上下左右倒腾琢磨一半个小时后招手:“这个,带给朕侍寝。”

“胡咧咧啥呢!”

“哦,两个蒸馍(馒头)打包带走。”

西安便民早餐市场

即使是一日三餐最简单的一顿,仍能找到饮食的乐趣,乐趣的大小取决于你的选择范围。范围的大小,由可支配时间、钱包厚度和当地早餐的品种决定。平头百姓上班族,外出吃早餐主要是为了省事,多是就近或顺路解决,花费不多,也不能讲究口味,选择的范围受限于早餐的品种。

这方面,在陕西吃早餐乐趣的最大(见《寻味中国 103 陕西早餐,平民百姓的幸福生活》)。酸的甜的辣的、面的米的杂粮的、油炸的蒸的烤的、嘎嘣脆的滑溜溜的、凉拌的刚出锅的,价格便宜量又足,吃到你下个月发工资还不带重样的。

上篇提到了陕西早餐的代表:XX馍夹,选项更是数不胜数,简直是万物可夹,馍夹世界。

安康菜夹炕炕馍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陕西人吃早餐都没个定性?是不是天生的花花肠子?我家媳妇说陕西女子没有,男娃子不清楚。

我也挺同情某些城市的人,他们的早餐如此单调,就那么一碗XX面、XX粉也能夸上半天,你说人生在世活个几十年,娶个老婆换不掉也就罢了,同样一碗面条米粉天天吃,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自由选择自己想吃什么,是满足生理需求后的第一层乐趣。这一乐趣的标志是变化,单调或难以选择,就是僵化无趣。

2. 午餐,美食的乐趣

所谓的美食,就是美味的食物,美味建立在选择之上,是更高一层饮食乐趣。

美味与就餐的环境、餐饮的价格有关,但并不绝对相关,钟鸣鼎食的庙堂之上,拿个萝卜雕龙画凤的,中看不中吃,那是喂眼睛的,讲究的是排场。

西安“王魁腊汁肉店”

粗茶淡饭也不会好吃,嚼得菜根香是心理强迫,若真觉得菜根香,一定是味觉出了问题,味觉由大脑控制,简而言之就是脑子有病。

享受美食也不要花费多少。中午的时光,寻一家自己喜欢的地方,可以是家面馆,也可以是肯德基,花个十几块,点一份自己想吃的简餐。入口,就是那美好的味道,食物伴随着分泌的唾液滑入食道,你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胃正在张开,欢迎美味的到来。别喝酒,来瓶冰峰就行了,汉斯小木屋是晚上喝的,冰峰才配得上所有陕西传统的美食。

宝鸡“原来宝鸡”

美食的乐趣也是一种复合的感受,老板、厨房、店面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构成了你大脑图像,勾起了你的食欲,缺少了它们,美食就只是食物,是外卖。

美好的食物适合一个人独享,秃噜干净一碟凉皮,翻飞着筷子搅和一碗油泼面,吃干抹净再往嘴里丢瓣生蒜,自己吃得开心就行。

结伴也可,一家人、闺蜜逛街,到家陕西风味连锁店,各点各的,只要自己喜欢,用不着顾忌亲朋。陕西是碳水王国,适合午餐的不要太多,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澄城水盆羊肉、岐山擀面皮,更不用说什么棍棍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蘸水面、手撕面、菠菜面……

西安“大秦味道”

专注于美味,自己吃得开心,是饮食乐趣的第二重。

3. 晚餐,共享的乐趣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孟子·梁惠王下》

音乐如此,美食亦如此。共享美食,也是由中餐的特点决定的。炒菜,无法做到单人小份,一道菜的食材有限,总要点上几个,即所谓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所以说,若要享受更多、更高等级的中餐美食,就要几个人共享,毕竟你不是慈禧太后,可以一顿一人一百多道菜。

安康紫阳蒸盆子

共享美食,再来点喝的,就多是晚餐了。两人以上在一只盘子里夹菜,社会交往的意义开始凸显,吃喝的目的就已是复合的。饮食的共享有四种,分别是下馆子、约饭、请客和宴席。

下馆子是一家人或情侣,省事开心随便选,三重乐趣一定都有,是单纯吃的最高境界。

约饭则人不能多,要么是几位好友,要么是两家人,彼此熟悉,更能相互照应,开瓶西凤你能喝三两我也不会劝半斤。酒精流过舌尖,味蕾麻木,美食的感受性降低,多的是情感交流,这是共享美食的最高境界。

汉中鱼火锅

若是请客,必有吃喝以外的社会交往目的,即使参与者多是熟人,席间多数人的三重乐趣也无法得到满足。请客的成功与否,在于主人应在满足社交目的下,尽量兼顾客人的三重乐趣,就是常言说的“吃好喝好”。

宴席就不用说了,绝大多数参与者,在哪里吃、坐哪儿、吃什么,都由不得自己选择,甚至喝什么、喝多少也要由别人决定,如本文之前所述,宴席是演戏的舞台,与美食无关。

所以说,若想得到最大的共享乐趣,要么是家人情侣下馆子,要么是好友约饭。

4. 夜宵,生活的意义

没什么夜宵的品质能达到美食标准,人们追求的是廉价、便捷、特别的口味与新奇、适合下酒等等,所以夜宵多是些不健康的垃圾类食品,因为大多数人吃夜宵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吃。

西安骡马市

能与你一起吃夜宵的,要么是亲人,要么是情人,要么是闺蜜、兄弟、老同学。一家人在骡马市逛到十一二点,来点饮料、小吃,那是为了开心。情侣走差不多了,吃点夜宵,那是一种调整。几个兄弟坐在路旁,点一堆烤串,拎一扎汉斯啤酒,将T恤卷到奶子上,挺着圆滚滚的肚皮,吆五喝六地指点江山,那是男人乐趣。

夜宵可以个点个的,也可以共享:你递给我一串烤腰子,我在你雪糕上咬一口。此时的夜宵,是人和人的亲密,吃什么不重要,好不好吃当然无所谓。

西安街头烤肉

夜宵也有孤独,加班到了深夜,走出地铁站,在住处的街口找个小摊子,来一份炒面或冒菜,其实也不在乎吃什么,要的是扫去一天的疲惫,在下咽中告诉自己还能挺下去。

所以说,夜宵超越了吃,它是一天生活的终曲,是消费的爽利,是自我的放纵,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也是为了逃避孤独,它体现的是人生存在的意义。

汉中串串香

“我吃,故我在。”——冯·Xiaohui

后记:

陕西系列,还有一篇,敬请期待。

原创图文,未经允许,请勿转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