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少年
(三年前的旧作,少年现在已经十四岁了,在学业重压下茁壮成长,庆幸,我依然是他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家少年快十一岁了,个子蹿高,坐教室最后一排;声音变粗,稚嫩童声的时代一去不返。文青的气质初露弥端,小伙子的棱角开始浮现—从外貌到个性。爱穿带领子的衣服,说看着有气质;几首英文歌能单曲循环一学期,只因人家喜欢;给自己的阳台搞“环创”,拉几根彩带挂了一个手电筒,打个地铺弄了个“窝”,各种小熊玩偶倒是没扔,但是执意要乱放,曰:“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方面有股“犟”劲儿,爱跟人理论、争辩,凡事总想说个理儿,好抱打不平,正义感爆棚。因为一个女生把他好朋友的书撕了,他就去把这女生的书也撕了,典型的“以暴制暴”。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尊重、认可,最反感的话是:“你们小孩子懂个啥?”谁要说这话他就跟谁急。和音乐老师就因为人家说他小娃没有“发言权”而当堂理论,对老师让他站在教室后面的惩罚表示抗议……想想为娘我十岁时可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小绵羊,不知道他爹当年有没有这个胆。
现在的孩子负担重,小升初形势比高考严峻。我家少年的成绩算是中上,作为家长,咱也只能随大流,奥数培优兴趣班一个不拉,所谓“尽心”。一个本在玩耍长身体时期的孩子,每天黎明即起,没有双休日,没有啥娱乐活动,只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比老农民都辛苦,比谁谁都累—换了是我,估计也要发躁—脾气好不到哪儿去。
对待这样的“小炸药包”,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是上策,唯有“攻心”。和他谝闲传,聊天,置换秘密。某天他捧了一首自编的诗来跟我得瑟,“妈,我闲来无事写了首诗,给你念念:疑难作文十几篇,机密奥数七八页。抬头一看十二点,作业未完心茫然。梦里嬉笑无作业,忽复妈妈来叫醒。学习难,学习难,多作业,今安在?待到作业写完时,直挂钢笔济纸页。”嚯!这模仿《行路难》写的么!“不错!”我夸到“直抒胸臆,写的好!”他把诗作一拿,回书房了。
某天下午放学,少年给我说:“妈,我们准备弹hai现任班长。”“啥玩意儿?”“弹hai 班长。”“呵呵,儿呀,你能不能有文化点儿呀,是“弹劾”吧!”我小小的嘲笑他一下,问:“为啥弹劾人家呀?”,只见他拿出一张纸,上面整整齐齐的写了半页纸“弹劾书”,大意如下:班长XXX在近期管理手指操和眼保健操时,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喊、打、骂”等方法,效果不佳,导致纪律更乱,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她不具备做这项工作的能力,且没有形成长效的奖惩制度……这“弹劾书”是儿子执笔的,写的比作业还整齐,我心中有个声音弱弱说:儿呀,咱能不能不当这出头鸟?忍忍还是没说出口。
我们的关系就是这样: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绝对尊重你发言的权利。谁的青春还没有点叛逆啊!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出口。好多事情,对他们而言,只是某阶段的跟风、一时兴起,大可不必叨叨叨,越叨叨,越强化,越反感,越隔阂。
想起那首《给少年的诗》:“一个少年,没有什么不被允许。”愿我家少年在正确的路上,不一定非得一帆风顺,只愿干净透明,善良真诚,跌跌撞撞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