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这个坏习惯毁掉你和孩子
我们常常羡慕他人的成功,暗叹自己的不幸。总觉得别人命好,干啥啥成功,自己命不济,干啥啥不行。
我们也曾努力过,也曾拼搏过,但我们有太多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最终放弃了自己。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后天习来的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通过学习而后天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注意这个坏习惯是后天习得的,并非先天拥有。
不要让这个坏习惯毁掉你和孩子大家都知道马戏团的大象,只要一根很细的绳就能牢牢的控制住它,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大象在小时候,也是很活泼好动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在这个时候,马戏团的人就用一根很粗的绳子把它绑在一个大柱子上,在一次次的尝试挣脱无果后,小象心中就终于种下了绳子是绝对挣不脱的种子,它就不再尝试,哪怕给它换个细绳,它也不再去尝试。
不要让这个坏习惯毁掉你和孩子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可是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这充分说明了大多数人都犯了习得性无助的错误,忘了坚持的重要性,忘了量变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
大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生赢家,都曾有过一段难熬的岁月,但他们没有犯习得性无助的错误,而是坚强的迈了过去。阿里帝国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都曾三次参加高考,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次不成功就放弃了,高考两次的都很少,更别提三次的了,但他们顶住了压力,他们成功了。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我们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多给自己一些机会,不要养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要相信量变的积累终会引起质变,要相信不放弃的自己终有一天会成功。
不要让这个坏习惯毁掉你和孩子现在有些青少年,自闭自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多家乡很苦恼,好焦虑,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些孩子年幼的时候,刚开始肯定不是这样,毕竟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刚开始,宝宝们肯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这试试,那碰碰,在遭到家长的诸多打压,诸多斥责后,渐渐地,孩子活泼的天性被磨平了。在做什么之前,先想到的是父母的斥责,为了不被责骂,很多孩子就慢慢地选择沉默,性格也渐渐地越来越内敛,甚至自闭。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形成跟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对孩子多进行正面激励,少进行一些发泄式斥责,不要让孩子自小就就觉得自己很愚笨,不要让孩子自小就养成习得性无助的坏习惯,否则你会慢慢地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