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四)
福利,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对职工除工资以外报酬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福利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区别,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或二者兼有。
虽然说单位对职工的福利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这已在职工心目中处于根深蒂固的状态。一般的人容易把非物质形态的福利理解成其他,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因为这些福利也是可以用货币计价的,是单位付出金钱后交换而来并发放于职工享受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我们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发给职工的理发票、洗澡票、开水票、乘车票以及电影票等,这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都是可以用金钱计量的。同样的服务,在社会上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惯性思维趋然,把它当成应该享受的权利。其实,每个人所能享有的权利二字,不也包含着一个利字吗?过去,人们说一个单位好坏与否,除了工资收入外,主要是福利待遇如何。如古交指挥部,在古交工矿区就是首届一指的好单位,多少人想方设法地想着调了进来。其实,职工工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在于福利发放的不同。
福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就如现在单位组织职工集体外出旅游,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我经历过不同的单位,单位会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地组织职工免费旅游。借此活动,达到提振职工士气、增强职工凝聚力的作用,使职工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至于活动的主题,除特定之外,基本上是一个幌子,有假活动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的嫌疑,帐务处理也有所讲究,必须附合财务规定,否则日后上级检查或审计会出现一定的麻烦。还有如今在一些企业流行的全员持股现象,说到底也是职工福利形式的一种表现,因为职工凭此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分红形式合理避税或规避了某些不可逾越的“红线”。
另外,单位住房分配也是一种福利。古交指挥部之所以被人们一致称为是好单位,就是年轻职工结婚后都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分到一套单位的公房。这是其他单位所无法比较的,也为年轻人找到理想的对象创造了条件,证明了“丈母娘”经济学并非起源于现代。所以,我对过去一些人讲的单位除不发老婆外什么福利都发过的说法不能苟同,起码他们的说法对单位来说有失偏颇,或者说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就是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出售的公房不管在价格、地段以及后期的物业服务水平方面,比起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也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这种单位福利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因此,也才会出现单位组织开发的住房,人们争相购买、即使借贷也在所不惜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