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能够在一生中做很多事/兼顾学习工作与生活
我羡慕一些人,但是我却做不到。
后来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完成某项任务,但是我却不肯放弃我的娱乐时间,于是我发现那段时间我的事情做的仍然不好。而且,我牺牲了我的休息时间,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少睡觉
我仍然焦虑。
因为或许在某个阶段,因为知识的难度不大之类的原因,会有人凭借先天优势不努力就很轻松拿到了好成绩,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只靠小聪明的人基本都会被淘汰——反正我没见到能靠小聪明能连续10+年保持顶尖的。
还有我们这种真的努力,也赶不上优秀的人的普通人。
我觉得,不只是智商,情商,时间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全力去努力,这些都很重要。
我就是那个吃福利的人,却不肯啃硬骨头吗?
我去找答案,真的有人能平衡好学习与生活吗?
确实少见。要学习的都会或多或少的牺牲生活,要生活的最终一定会牺牲学习。
然后我发现身边的人
——得国奖的同学,总是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找到好的工作的同学总是很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全力以赴,积极去寻找机会,就算失败也仍然不放弃热情……但是她们可能会跟不上最新的八卦,睡眠不足,也会忧虑感情……
舒服是留给死人的。长期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方法?
书中的人《少有人走的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
关键是对个人时间进行 定量管理 。在该做事情的时间内,去做该做的事情。
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 管理 自己时间的习惯。.
要想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要了解自己时间的消费状况,这就需要把自己的时间消费如实记录下来,经过分析,从中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并对症下药,制定出消除这些因素的措施,达到管理时间的目标。
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以后呀,先有大局观,然后再细化。先啃简单的好吃的骨头,然后再专注地去啃不会的知识。实在啃不动了问搜索引擎,问老师,问同学……多问!主动积极!
我看到一段话特别好——
“如果你不会某方面的知识,你就写一本讲这方面知识的书,写完了你也就会了”。
实际去做吧,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