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艺术魅力
“笑”的艺术魅力
王传学
词的意义都是抽象的、概括的,它积淀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关系的理性认识。比如 “笑”,《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快的声音。”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笑又实在是千差万别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中的笑也不尽相同。有时表情未必愉快,如“冷笑”;发出的声音未必喜欢,如“讪笑”;甚至也未必发出声音,如“微笑”。而更重要的是, “笑”作为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之一,必然要泄露出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深沉动机。但是,所有这一切,人们是无法从“笑”的概括意义中看出来的,自然也就不能通过孤立使用“笑”来表现。于是作家们独运匠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与“笑”搭配,使“笑”成为透视人物心灵的窗口。
先看我国第一部描写市井生活的长篇小说《金瓶梅》中写潘金莲的笑:
(潘金莲)心下思量道:“……如今看起武松这般人壮健,何不叫他搬来我家住?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了。”于是一面堆下笑来,问道:“叔叔你如今在那里居住?每日饭食谁人整理?” (第一回)
过了数日,武松取了一匹彩色缎子与嫂嫂做衣服。那妇人堆下笑来,便道:“叔叔如何使得?既然赐予奴家,不敢推辞。 ” (第二回)
妇人(潘金莲)正陪潘妈妈在房里吃酒,见婆子来,连忙让座。妇人笑道:“干娘来得正好,请陪俺娘且吃个进门盏儿,……” (第六回)
例一中写潘金莲见武松一表人才,想勾引他,于是忙不迭堆出笑脸相迎,启动朱唇嘘寒问暖,将那一腔热情、百般殷勤都写作脸上。这一“堆”笑,将人物的处心积虑、不怀好意凸显了出来。
例二中武松送彩缎,出自对兄嫂的尊重之情;而在潘金莲看来,却是英雄有意,入我榖中,于是拼命在粉脸上做文章,高高地“堆”满笑颜。这一“堆”,将人物内心的惬意、得意活现了出来。
例三是写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后又鸩夫灭迹,既去了眼前的障碍,又免除了后顾之忧,自然是称心如意。因王婆是整个事件的牵线者、参与者,所以见那婆子进来,知是好事来了,于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待。
以上三例中的“笑”,表现了人物在不同的场合显露的不同心理,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再看《红楼梦》中对“笑”的艺术描写。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请了刘姥姥,凤姐、鸳鸯为逗贾母高兴,故意作弄刘姥姥。凤姐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有一段对“大笑”的具体描写: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柔一柔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真像一幅众人大笑图,各人笑态不一,但都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湘云性格外露,因而笑得喷饭;黛玉娇弱,于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贾母素疼宝玉,见宝玉滚到自己怀里,自然笑得搂着他,直叫“心肝”;王夫人知道是凤姐玩的鬼,因而“用手指凤姐儿”,想揭穿她,却笑得“说不出”话来;薛姨妈年长,本想忍住不笑,谁知“撑不住,一口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直率,笑得肆意,直接将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弱小,笑得肚子疼,赶紧“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柔一柔肠子”,……全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笑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真是各具情态,各现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