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千山万水,才能说哪里最美

2016-08-24  本文已影响13人  大猫小姐

回来八卦了一下几天的新闻,在网页的下端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地方有一条这样的新闻:一个初中毕业自学成为自认“奇才”的父亲亲自教导女儿学习,音乐美术做磁场与人体健康研究等。从女儿9岁小学三年级开始带回家里自己教导至今已经11年,目前20岁的女儿依旧在家学习做研究,但初中试卷测试不及格。

看着新闻中提及的女儿以及父亲分别对记者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来,这女儿信奉的理念以及对生活的看法,与其父亲高度一致。

个人对父女俩选择的教育方式非常尊重,但对其为何为何选择的教育方式的动机表示不认同。

从新闻介绍的背景看来,新闻中的父亲经历平平淡淡,没有特别可圈可点的地方;父亲受到的教育有限,即使后来自学达到“奇才”的高度,也没有多少成果来支撑与认可;女儿的经历也相对简单,活动的范围是家里以及家的附近;受教育经历也相对单薄,小学三年级以后回家跟着父亲学;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记者分别采访父女两人时,父女两人的陈述与回答表露出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观点的雷同度很高;对同一个观点的陈述方式、论据、用词等都非常相似。

仿佛女儿是另外一个父亲。

也正因为这样,我才对他们选择的教育方式的动机不认同。

如果两人的观点一致,但是女儿的陈述方式、例证内容以及用词特点等与父亲不一致,有不同的内容流露,甚至有比父亲更高、更透彻的观点论述,我会承认这种教育方式的成功。

可惜,从近1000字的新闻内容看来,没有。

只是接受了三年级的义务教育,只是接受了一种教育方式,便认定传统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我想,这是武断。

我不知道,女儿觉得目前挺好,是真的是挺好,还是只是目前她的认知有限,在有限的认知里,觉得是最好的。

看着女儿简单的学习、生活经历以及与父亲高度一致的言论与观点,我想,后一种的推断会更准确。

个人觉得,观点与判断的形成须经过大量知识与认知的铺设,从广泛的信息中建立起自己的认知,才能提炼出自己理解透彻并高度信奉的价值观,从而才能引领自己的行为与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就如我们说哪里最美,如果没有曾经走过千山万水的认知,看过这世间各地的风情万种,在心中有着这个世界多个地方的风景认识与比较,我们哪敢判断哪里最美?哪有资格判断哪里最美?

就如大家说的那样:只有艰苦奋斗轰轰烈烈过后,才有资格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从未奋斗,那这一句便成了懒惰的借口,丝毫没有说服力。

回到新闻中的父女。如果他们有了大量的丰富的认知,真正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话,对记者的回答表达的信息肯定不会这么一致。在大量认知作基础的观点陈述上,即使是再为亲密、观点再一致的两个人,也无办法作出连例证、用词特点都一致的陈述。不是么?只有都是井底的蛙,我们才会说同样的话:天空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如果我们到过更远的地方,我们对天空的陈述,即使不正确,起码也会有盲人摸象般无法一致的结论:“天空从这里到山的那头”、“天空从那边山顶到前面大河的尽头”、“听经常外出的马儿说,天空很大很大,没有尽头”……认知多了,观点怎么会一致呢?!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有时候我们的愤怒、执念,根源便是观点不一致。由于我们都不是圣人,无法了解世间所有事情、所有东西的全部,所以我们无法做到对事情、对问题的无限精确的认知,无法了解绝对真理,因此,每个人的认识必然有着不一致的地方,每个人的观点必然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

大部分的情况是,我们两个人,经历不同、认知不同,形成的观点不同,或许,观点方向一致但信奉的高度不同,所以,任何的两个人,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的陈述与认识,便有所不同。

有差异便有争论。于是,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争吵、各种各样的看不顺眼,各种各样的瞧不起,各种各样的嫉妒……

可是,当我们走过一段山水、开辟一片新天地,对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展了之后,再回头看,啊,原来当初的自己这么狭隘。于是,这曾经的差异,便都包容了,也就不存在了。

记得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翻译成为回应今天主题的话,便是:走过的路不多,看过的山水不够。端着浅薄的认知与盲目的自信,持着并不正确的观点与这拥有绝对真理的世界搏斗,注定遍体鳞伤。

所以,心有江湖天地宽。只有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山水,我们接触的世界才会更加广阔,我们的认知才能更加接近真理,我们的判断才更有说服力。有了充分的比对,我们才有资格说,什么最好,什么最美,什么最适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