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港湾杂谈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如何明辨是非?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4人  木棉MoMian

如何明辨是非?

作者:木棉

时间:2019.3.16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无数智者的宝贵经验,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巨作,为后人指明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为人行事,如何在周匝环境中得以生存,功名身退,要想读懂人生,首先从读诵经典开始。正所谓,近道一尺千般美,离道一步万丈渊。悉心学习,必有所获。

       老子是个传奇人物,想必大家都认得,千古就这么一位,他曾给后代子孙留下五千言,骑着牛儿隐去了。那部经典叫什么?《老子道德经》。这就是他明白的东西。千年了,至今仍旧是一个被人传诵,品读,研究的一部深奥的巨作。作为后来的我们,更要细心品一品,悟一悟,意义深广,值得拜读!开篇第一章,道出了道的秘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道没法说,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天天又跟你在一起,所以没办法的办法,就起了个假的名字,称之为道。众妙之门,就是很玄妙,很玄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要想搞清楚这个道,还是得悉心求教,从品读这部道德经开始。经典,是指路明灯,指月的手,是学生修学的课本,如果课本都不读了或者读不懂了,试想结果会如何呢?

       古时的行者,不管是在深山老林,还是在红尘当中,他们都是通过修行训练来升华自己的觉悟。修行并非是出家人的专利,而是一切众生所必须。错而改之,下不再犯,就是修行!明白了道理,还要比照理论去实践,学以致用。

       这个时代充满了欲望,在这样物欲横流的环境中,想心地清净获得大智慧,真心的不容易。所以踏踏实实的从学习经典开始,如果有因缘跟着明师去学习,必定会从漫漫长夜中醒来。学习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我们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得一步一步走过来,经历这个过程就会成长。

       人处在三维空间,也就是有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一种逻辑概念,跳不出去三维,很多道理就无法明白。道德经里面也都有相关的话来说明这些问题,我们讲这个佛法或者道法是来自哪里呢?无极世界。无极世界没有逻辑概念,也没有阴阳,也没有一,那它是什么常态呢?看不见,摸不着,无所能又无所不能的一种能量常态。百年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有了能量守恒定律,虽然他发现了,但他还做不到像佛一样可以自由掌控来去自如,佛不仅知道又能做到,所以他叫明行足,就是知道又能做到,一切具足。那人跳不出逻辑思维,想知道浩瀚的宇宙真理,是不可能的,所以古往今来的那些有觉悟的人,都是通过实修实证回归到那种能量常态,有人说修行是回归,就是这个意思啦。虽然听上去有些遥不可及,但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人世间,就要按照人世间的法则行事,首先要把人做好,人成即佛成嘛!

       世间法讲修善,行孝道,修道德,主张仁义。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德行高尚,乐善好施,还是刻薄小气,自私自利呢?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现代社会虽然很发达,但基础道德教育这些还是需要好好搞一搞的。为人子要知尽孝,为学子要知尊师重道。不尽孝不知父母恩重,不尊师不知道深。孝,是做人的本分和基础,失去根基,万丈高楼顷刻就会倒塌。对待朋友,要友善,诚信。做生意要懂得施舍,不占便宜。为人父母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更要把这份爱心扩大到整个社会当中,爱人如己,如此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的真谛,世间的道理很多,说也说不完,总结起来,仁义孝道。这些大道理虽然小孩都知道,可就是没几个做到呢,是不是?听一听就算了,可不是这样呢,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习,我想未必能带着收获回去。孝顺,可不是供养给父母衣食钱财那么简单。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都不曾晓得。如果父母长辈,非法行事,邪见为人,常以恶行为乐,作为子女,当以正心正念,来劝说使他们改正恶行,做一个有良知,明白事理的人,让父母明理,修行,成就圣贤,这才是大孝。

       如果您还没有做好一个为人子女的本分,从现在起,开始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关心他们的心里苦衷,尽量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分担他们的压力,给适当的钱财供养生活,经常陪他们散步,交流,谈心,改变你的心态和行为,父母亦会被感化,那么转变就一定会。解父母之心中忧,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父母真心的不容易,为人子女要体谅父母,理解他们的心意,虽然每个父母的知识和修养有限,但因缘如此,更要珍惜缘分,以感恩心来回报父母恩德。十月怀胎,是在受罪,做过母亲的人都有感受,生育之恩子女是难以为报,拉扯子女长大成人,十分不易,好吃好穿的都给子女,自己不吃不用,是不是这样?所以,不孝顺父母的人,人生就不会顺利。

       现代社会的人们,正在被所谓的自由、思想开放,信息大爆炸,各种娱乐八卦包围着,污染充塞着社会,在人的心中已经占据了良善的大部分位置,如果不加以及时匡正,人心一旦坏了,行为就会变成屠宰善良的刽子手,语言就会成为欺骗伤害他人的工具。人都说,人就是个小宇宙,那人心坏了,宇宙就会失衡,破灭也就会理所当然,是不是这个道理?窥人隐私,说是到非,传播邪知邪见,恶言攻击他人,谣言肆虐,诋毁诽谤,哪一个是正能量?选择这些,结果只有一个,福报享尽,厄运到来。当然,具有正能量的仁人志士也不再少数,但相对于负能量,实在是可怜。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看没错。所以,要想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首先应打好为人的基础,善行是做人的根基,根基不牢固,风一吹就会倒下。我不拿道德理论去捆绑别人的行为,因为选择在每个人自己,不管是否认同这些观点,该发生的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应该从社会现象中,观察到什么是于人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也是一所大学,更是一个江湖,它无时无刻不在用各种方式和语言教会人们该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学会生存和生活。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始终是需要自己投身于水火之中,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真正的勇敢,是从不畏惧,不言放弃,勇往直前。

       经典是学生修习的课本,不读圣贤书,不知如何做人。当然光读书不实践也是不行的,贵在明理,重在实践。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感有悟,所以去经历是必须的。人生也无非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各种经历。

       不久前娱乐圈的重磅消息,偷税漏税,天价罚款,这个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当然也给那些企图或者已经有此行为的人们敲响了警钟,莫要太自私丢了良知,交税本就是公民应有的责任,天经地义,违法乱纪实不可取。当然,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社会要给改错的机会,不要因为一次犯错,而一棒子把人打死。作为公众人物,更要知道自我的价值体现,绝非是靠演技,脸蛋来获得,一定是奉献和传递善行而得来,如果良知泯灭,要脸蛋又有何用,演技再好,也许都是屠杀良心的刽子手。扭曲的价值导向,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不健康的影响,让别人种下一个善念是功,种下一个恶念是过。

       媒体,作为宣传平台,更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不是一味地挖人墙角,恶意谣传,诋毁诽谤,搞噱头,要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鼓励善行,用媒介平台去传播正确的,善意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于人心健康有益的内容,这是媒体的本分,如果失去本分,只顾争名夺利,已经不是正能量了。即便赚了很多钱,而失去的往往比这个更大,我想一个具有正能量的领导者,一定会把病毒从人心上清除的,只是时间而已。在我看这股力量已经有了,大洗牌是肯定的了,各行各业都会被洗牌整顿,等着看戏吧!要学会在看戏中学习,在演戏中成长。认清形势,看懂人心,把社会的善恶行为当做一面教育自己的镜子,每天照一照,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觉知,慢慢就会从污泥中走出来,人心一变,思想和行为就跟着变,那么美好便会到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蓄意的炒作和诋毁,都是愚昧无知的体现。

       有位大学教授,很会讲国学,她讲一次课也能赚很多个万吧?传播善知识本就是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不为钱财名利去做就是功,反之就是利益交换,并不值得提倡。虽然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但这一切依然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用什么心,就会结什么果。孔先生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德行高尚,不为钱财名利来教学,有钱没钱都给讲课,还常常救济比较穷苦的学生,所以人们礼拜他,称为圣人不为过。

       我们做人做事呢,也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曾看过网络小说,从开始到结束,简直就是不分日夜一气哈成,为什么会这样呢?人有贪嗔痴欲望,小说里面释放的欲望很大,我们人又无法做到心地清净,总被贪欲带走,越看越想看,不看心里就痒痒,所以我说这些东西是什么?毒品。让你不断增长贪嗔痴的,就是毒品。让你心地清净的呢,肯定是良药咯。修行人天天在干什么?就是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清净,贪嗔痴越来越少,所以我经历了这些,不再看了。

       电影对人们的影响就不用说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学坏,多半是看电影电视看的,这样说不为过吧?十年前,我也是个电影迷,天天看电影,痴迷的程度,以至于满脑子都是武侠,暴力,血腥,恐怖......很多年,都难以消除这个记忆。电影也好,小说也好,各种媒介也好,都是一个载体,他们存在的就只有一个目的,通过它去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这是正用。正用是善行,会让人获得福报,反用就会让人遭磨难,受苦受罪。比照一下,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人们常常谈论善行,但真善和伪善,该怎么辨别呢?助人于危难之中是善举,助学育人是善举,但我说这都是表面。真正的善是源自于心的,是无我的,做一切事与钱财名利无关,他只是做,无所求。有私的善行都是伪善,伪善有我,有我就有漏。人的语言可以骗人,行为可以掩人耳目,但人心总是骗不了人的,所以,真善来自人心。但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人很难做到无我,那慈善就不做了吗?我没这样说,人心总是会变的,这一刻也许是假,下一刻也许就会变成真的,人世间的事,总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看破人生,不等于放弃行为。

       一位国际巨星,有钱,做慈善事业,但他得了一种怪病,到处求医,参访高人,很多年了还没有治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不仅为他感到惋惜,疾病面前人们总是很无奈,被动的接受疾病的折磨。其实,这个看不见的大道,从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种下恶因,就一定要承受恶果,因果不虚。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人类自身,从心入手,从自身下手查找问题,反省自己的过失,忏悔过错,如果找不到错误的来处,那真心的祈祷,也一定会有转机。一个有良知的人,老天是会帮他的,一个肯改过的人,老天也会不舍怜爱。

       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平安祥和,走到哪里,哪里充满正能量。好不好,我们就做这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