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对古建筑的爱究竟有多虚伪?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晴小札

4月15日18时50分,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新闻及失火图片遍布全网。一时间,全世界都与巴黎人民共同注视着这座人类历史上的建筑瑰宝。

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对古建筑的爱究竟有多虚伪?

火势逐渐蔓延,致使塔尖倒塌。它曾历经纷飞的战火,却倒在这个和平的春天。

此时此刻,作为建筑系学生的我正在大学校园,刚刚结束一节建筑史课,坐在工作室里投入新的设计项目,手机传来的新闻提醒令我震惊,而随后引发的系列讨论更是令我痛心疾首。

一半是“扼腕叹息”,一半是“大快人心”。这样的“苍天有道”,这样的“报仇雪耻”,人们瞬间遗忘了和平年代中法两国为友好建交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无情地将160年前殖民侵略者残酷的罪行,重新报应在21世纪的巴黎圣母院。

“当歌声与传说都缄默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

巴黎圣母院......850年来,它所承受的苦难只有它自己说得清。它从未停止成长,诉说着世世代代艺术的记忆,不断被赋予着新的生命及信仰。它象征着哥特式建筑的崇高,象征着宗教与信仰在人性的发展中,挣扎着走向复兴。

恐怕延续至今,都无人能感同身受

因为带着对建筑的爱,得以感受为所爱穷尽灵感的珍贵与辛苦。一瞬间,我看到的不只是火光中折腰的塔尖,还看到革命中人为破坏的古建筑,看到暴力下的北京古城墙,还看到千万人呕尽的心血付之一炬,看到艺术的脆弱,看到对抗脆弱的执着,看到你我......

不觉悲从中来,一时难以释怀……

可转头看到工作室里大家满腔的热情,感动又涌上心头。

生命之外有生命,文明之外还有新的文明。人类的艺术与文明就因新的智慧和心血不断产生,才生生不息!

宇宙的轮回大抵如此,这样想来,心中的痛楚才得以解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