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红绿识别颠倒...
1
今天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幅色弱鉴别图,点进去看了一下,好吧,认命了,我果然看不出那密密麻麻的点到底能组成什么图案,没错,我是一个色弱患者。
虽然用到了“患者”两个字,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不算什么疾病,因为好像除了看这种专业的色弱鉴别图时比正常人差点,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异常,我能清晰的说出哪个东西是什么颜色,也能分辨出哪个颜色更偏哪个色相,这导致了直到高考那年体检,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问题。
今天再次看到“色弱”这个关键字,又唤醒了我心中潜藏的好奇心——“正常人眼中的颜色到底是怎样的?”。想到自己看到的世界与其他人看到的不同,心底里不免有一丝丝的不爽,但突然,我又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色弱会不会影响我对世界的认识?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记得之前有文章说不同的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情,那是不是色弱会让世界给我的感觉与其他人不一样,从而影响我对世界的认识呢?也许你会说得了吧,你只是色彩识别稍逊一点,这能有多大影响?
那如果是一个色盲患者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实这不是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因为色盲患者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我真正想问的,其实是下面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将红色和绿色识别颠倒,会发生什么?注意,这里是红绿识别颠倒,红绿识别颠倒使得一个人识别的颜色总数不变,只是信息在经过大脑映射时,红色和绿色的映射出现了问题。

仔细想想就知道,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问题,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在语言中,“红色”这个词语是没法解释的,我们认为一个颜色是“红色”,可能是小时候父母教你认识颜色的时候指着一个红色毛衣对着你说:“这个是红色”,然后我们将“红色”这个词语与我们的大脑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建立联系,但我们假设中,这个人会将红色看成是绿色,这导致了这个人从一开始就会把绿色这个颜色与“红色”这个词语联系起来,所以之后大脑反馈给他绿色时,这个人会说:“这是红色”,而这对于其他人来说确实没啥问题。
啰里吧嗦说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再回到之前关于颜色与感觉部分,做一个绝对的假设,假如红色会使人紧张,绿色会使人放松,那么对于一个现实中的红色,颜色识别颠倒者与正常人感觉产生的过程如下图

对于大家公认的“红色”,红绿色识别颠倒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即红绿色识别颠倒的人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2
有的人读到这里可能要骂人了,你这叽里呱啦的说了这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红绿色识别颠倒的人看到的世界,产生的感觉与正常人当然不一样啊。
但且慢,我们前面提到过——识别颠倒的人不会被自己和其他任何人发现问题,那么有没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常人,所有的人口中的绿色其实都不是同一个颜色,这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如下图

上图中的两个颜色代表两个人大脑颜色相关部分对此波长光的映射。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根据以上的推理,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猜想:之所以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不同,是否是因为大脑颜色产生部分传递给感觉产生部分的信息本身就是不同的呢?
再做一下拓展,将颜色拓展到气味、味觉、声音...,每个人喜欢的食物口味不同,是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或许你会说,人类虽有差别,但同样都是一个头、俩眼睛、一个鼻子两条腿,像这种生理结构和或者功能应该都是一样的吧?那这我也不知道了,毕竟大脑这种复杂的东西,到现在人类对它的认识也都只是九牛一毛,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交由后来的科学家解决啦。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当年学马原的时候,老师讲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主观认识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等等。具体是不是这么说我也不记得了,总之我理解的就是上面“两人的对话”图中的某波长的光就是客观规律,而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就是“主观意识”,是大脑为了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而做的映射,即使不同的大脑对同一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映射,但是这不会对这束光本身产生任何影响。
如果再往下写,还可以把这篇文章写成“每个人见识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就不同”,“保持客观,看清事物本质”什么的,不过这就交给读者们自己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