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在这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12|学会打哈哈,让回复不再尴尬

2020-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莫槿年华安如梦

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时刻,都是不擅回复造成的。我们如何做,可以让回复不再尴尬呢?又该如何应对尴尬呢?

昨天我们学习了社交的终极核心技巧——提问,当AQ对象互换,我们该如何面对一波接着一波的问题呢?

01 如何回应尴尬
回应尴尬的方式是打哈哈,打哈哈的目的是为了切断社交流动性,让对方没有继续沟通的欲望。

我认为自己非常不擅长打哈哈,但我好友说,我常常心不在焉就转移话题了。事实上,我是脑子里没怎么跟上他们的谈话节奏。
发呆醒神过来,不自觉就岔开了他们的原话题。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打哈哈真神……总之,我觉得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不熟悉不需要过多社交的场合,随意应付过去即可。如果和好朋友一起,偶尔发个呆也没关系。

仔细想来,将这种发呆走神的经历,套用于“特意而为”的打哈哈场景,想必会为自己减少很多麻烦。

譬如说,问你工资多少,“啊,什么?工资吗?还好吧……三、四千。”
这个“啊,什么?”

既不失礼貌,也让社交的流动性被打断,稍后继续时,对话看似连贯,其实暗藏玄机。再来个“就这样吧”,对话便结束了。

奶爸说,这种打哈哈的方式,可以用于任何不严肃的场合。
确实,不管话题多严肃,用这样的方式来中断社交,其实利他也利己。

因为没多少人,希望在轻松的场合之下,心事重重。不去表露自己严肃的真实想法,也是一种尊重。

02 跟普通人打哈哈,跟能力高的人分享干货

奶爸这句戳到我了。我大概是不分场合就爱瞎叨叨的人。有时候,别人夸我一句,我就恨不得掏心掏肺去“传经”,其实,别人根本不需要,也不在意。

和喜欢打游戏的人聊学习、聊读书,这不是无疑不想好好聊天吗?和热爱旅行的人,说自己有多宅、宅家有多么好玩……这不是打别人脸吗?

所以,打哈哈这种技巧,分场合、分人群。

我们要学会辨别ta的性子,也要去尝试理解面具后的ta,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尽管奶爸建议,不要和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的人,分享工作方法和学习技巧。
但目前的我认为,分享是一件乐事。

在以后的工作中,或许我尝到一些“苦味”,才能有这样的想法吧。

我特别赞成这句「和能力高的人分享干货」。有句话说,“对于超级牛人,不主动,靠才华吸引。”

想要被发现,被认可,被链接,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懂得社交,而是自己“有货有料”。
营销自己的前提应该是你足够努力+优秀。

和同频的人分享,方便巩固你们之间的情谊。有机会和大牛分享,则能提升你的胆量,增加你的机遇。而和普通人分享,也不失为一个「挑选的过程」。

03 场景设计:不同的人不同的打哈哈
回顾一下过去,在哪些场合,我不擅应付呢?
一 轻松版
回顾:过年时,和家人一起去拜访我不太熟悉(记得)的人。对方在我儿时常来我家。
场景:
“好久不见,这是安q(我姐)吧?”(亲戚)
“这是我家小姑娘哈哈哈~”(我爸)
“哦,是安a呀,长这么高了,工作了吧?”(转战场,交谈对象变成我了)
“伯伯好,我是安a~”(看似一个问题,其实可以当成两个问题,选最容易的那个回答)
“好好好,毕业了吧?在哪工作啊?”(因为很久没见,但是大概会记得本安安的年龄段,没错,就是刚好毕业啦)
「安安觉得,很多长辈喜欢问这个问题,但除非两家比较熟悉,否则这样问不太有礼貌。」
“刚毕业,还没有呢。今天行情比较差,不好找工作。”(我找不到工作,你要是再问,就该被当成嘲笑我了~笑)
“嗯是的是的,今年确实不好搞……”(还想继续)
“您先招呼客人吧,我去那边坐,小辈和小辈玩才合适嘛~”(很识大体的终止了对话,留下好印象)
二 严肃版
回顾:学生宿舍要报晚归寝情况,安安有事忘了,想起时已经凌晨了,于是第二天早上补上了原因和归寝情况。但仍然被不喜欢的老师喊去办公室谈话。
场景:
“安xx,你知不知道我喊你来是为了什么?”
“老师对不起,昨天我没有按时报归寝……”(直接道歉,挑明主题。)
“你还知道,都说了多少次了,现在这个情况,一定不能马虎,要是学生偷跑出去,出了事这个责任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算我的算我的~”(因为没出事,所以大胆将责任揽自个身上吧。)
“算了算了……我就是警示一下,这样大家看你被骂了,就不会瞎跑乐了。”
“好,谢谢老师。那我走了,再见!”(一气呵成,就此别过。)
场景一是我不太擅长面对的,平常过年,如果去熟悉的亲友家,我都是笑笑,尽量少说话。容易给别人留下一个木讷的性子,也让父母觉得没面子。

最近两年,常听他们说“安安变了,不像以前那么爱说话。”
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些“陌生却亲近的人”。

场景二是我之前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或许打哈哈不该在严肃的场合下去实践,但曾经的我,会据理力争,只要我没错,就不会认错。

因为报归寝是有固定的时间的,但那个时间我正在忙作业,提前去查了,但必须等到规定的时间报上去。
错过了,错在我,但我觉得,事出有因,可以理解。

现在想来,其实有更好的方式,没有人在乎你犯错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比结果重要,是说给自己听的。

2020.09.1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