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的医生,真真儿是患者的幸运!
早起,母亲说,右脚肿了起来。要去医院看看。我说,陪您一起去吧。母亲患有类风湿7年了,这七年里,每半年都要监测血的各项指标。当年发现的早,控制的即时,至今没有什么大碍,本该退休的年纪了,还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驱车半个小时,来到了医院。后疫情时代,医院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还好,挂上了号,前面还有两位患者就到了我们。轮到我们,医生问诊,哪里不舒服?母亲说,右脚突然肿了起来。医生仔细看后说,不太明显,早晨肿的的厉害吗?多久了?母亲说,早起时厉害,现在消了。肿了有两天。医生看了看母亲的病例及过往的各项检查说,您觉得是自己的类风湿引起的吗?母亲说,就是觉得莫名其妙的肿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类风湿发作了。
医生温和的笑了,说,“很多患者因为自己本身有确诊的基础病,稍微有些身体的不舒服,就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是不是基础病又发展了。我看了您的各项指标,您的类风湿控制的很好,没有再继续发展。各项血的指标也很好,没有问题。您的这个年纪,即时没有类风湿,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要自己联想。偶尔的不舒服都是正常的,先放松心情,观察观察再看。”
母亲点了点头。医生接着问,最近有劳累吗?过度锻炼或者其他?母亲说,三天前外出办事,走路有点多。医生说,年纪大了,突然走很多路会有血液回流不好的情况,晚上回家把脚抬高,看看第二天会不会有改善。
母亲问医生,还有没有别的药可以替代现在服用的药?医生问道,现在的药吃着有什么问题?母亲说没有。医生说,药的确有很多,但是,用药是为了控制病情,现在您的病情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为什么要换药?只要是药物,就会对肝肾造成损伤,而且新换的药物身体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现在的药物,就您目前的指标来看,。剂量、效果、价格是最适合的。母亲点了点头。
临走,医生说,回去多观察脚的问题,按时吃药。有不舒服随时来看。
回去的路上,我和母亲聊天。觉得这个医生怎么样?母亲说,听她说完,我心里很踏实。确实,医者,先医心。
先让病人能够放松心情,正视自己的病情,这病,也就好了一半了。我能理解,母亲对于病情发展的担忧,一点点的不舒服都会立刻联想到病情是否又发展了。而医生要做的,是让患者首先放松下来,不要对自己的病情胡思乱想,这是从精神层面治疗,医心。
面对病人提出换药的需求,医生能从客观实际的角度为患者分析用药与病情的关系,让患者明白药物的真正作用,医心后医身。
面对患者的需求,医生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通过提问,了解情况后再给出自己的建议,可谓专业!
有时,真的感慨,遇到好医生不容易,遇到有医德又有医术的好医生更不容易。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理解患者对病情的担心,引导患者正确的看待药物与病情的关系,强调正确的病情心理认知,运用自己的专业,让患者放下担忧,配合治疗,真真儿的是患者的幸运。
为这样的好医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