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赖到抗拒依赖

2023-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86a100df5f01

165/1165

从依赖到抗拒依赖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漫画版看完了,是我看得特别轻松的一本心理读物。

蛤蟆先生冲动、爱炫耀,做了很多像是小孩子闯祸的事情,朋友们虽然对他友好,却也不认同他。蛤蟆先生陷入了抑郁。

河岸的好朋友们帮蛤蟆先生找到咨询师苍鹭,希望可以帮助他。

咨询师苍鹭第一次见面就告诉蛤蟆先生,来访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双方都要出于自愿。让蛤蟆先生意识到,也许他真的可以依靠自己走出抑郁。

然后有了10次咨询,苍鹭带着蛤蟆一次次去看到自己的情绪能量值,探究自己的童年,认识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最终,蛤蟆先生走出了抑郁,找到了擅长又热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几大标志性改变:

1.情绪温度计从1-2到5-6,再到8,最后保守打分9。

2.蛤蟆先生用写信的方式拒绝了獾要求他主动请辞校董以便取而代之的要求。

3.蛤蟆先生对苍鹭当面表达了不满,从依赖的儿童状态到抗拒依赖,找到力量和勇气。

4.从经常处于悲伤的“儿童自我状态”和自我批判的“父母自我状态”到理性的“成人自我状态”。

5.从“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心理游戏里走出来,人生坐标从“我不好,你好”到“我好,你也好”。

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抑郁状态的人,内心有很多恐惧,根源在于儿童期的经历。有朋友的陪伴支持和咨询师的治疗,可以重新振作。

而最关键的是受抑郁困扰的本人,有意愿改变现状,愿意勇敢探索内心,并在现实中行动起来。

从依赖到抗拒依赖,是成长的转折点。无论年龄多大,可以不依赖、不讨好他人,才是真正的成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