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阿诗玛
关于阿诗玛的故事,在没有去昆明石林之前我是不得而知的,可见自己的孤陋寡闻,还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实则井底之蛙,只看见自己头顶的半边天,还以为见到了全天下。乘坐去昆明石林的大巴,在快到石林的时候,临时上车的导游介绍了石林有一景观就是寻找阿诗玛,我当时还以为是阿诗玛香烟的由来,并不时分太在意。
直到从小石林出来,穿过一帆风顺的石帆,来到一个石门口,看到一名穿着民族服装的导游,在向游客介绍寻找阿诗玛,我们赶紧跑过去,凑进耳朵听,导游说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石林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阿诗玛,同她的阿黑哥相爱了,但是当地财主的儿子也看上阿诗玛,在阿黑哥出去放羊的时候,去阿诗玛家抢走了阿诗玛,但阿诗玛示死不从,后来阿黑哥得知消息去财主家营救阿诗玛,营救成功后,在回家的路上,财主心声怨恨,想用大水淹死阿诗玛,于是在他们经过一条河的时候,财主命人在他们上游放水,结果阿诗玛被水冲走了,阿黑哥虽然没有被淹死,但他的阿诗玛却不见了。在阿黑哥悲痛万分的时候,阿诗玛化成了一块石头从水中直立起来,穿着五彩的长裙,背着小背篓,背篓里还有尖尖的花朵,她驻立水中,背着小背篓,昂首企盼,等着她的阿黑哥.......
阿诗玛与阿黑哥的爱情故事化着雨后彩虹般,在当地散开,发着五彩的光芒,当地的年轻女孩都可以尊称阿诗玛,帅气的小伙子可以高呼阿黑哥,只要没有婚配的少年和少女,都可以这么叫。那么,寻找心目中的阿诗玛就是每个阿黑哥的梦想。导游招呼着门口的阿黑哥,让他们一起去找阿诗玛。先在进门的右手边有景观介绍,看完介绍的图片再去寻找阿诗玛的化石像,顺便考考游客们的慧眼,能不能一眼识破阿诗玛的玄机。
其实很容易一眼看到,因为驻立于眼前的那块高高的化石,她的石身是彩色的,而且她后背处确实有一个看似背篓的石峰,石峰上还长出了象花朵似的尖尖的两个小石子,而且石身真的好似飘逸的长裙,不仅有修长的身脉,还有脖子,最相似的还有头包,好似罩着阿诗玛化石的头,惟妙惟肖,让人叹惊天人,真的有一种神话如仙境的感觉。为了体现当时的场景,当地的旅游部门在阿诗码化石下围了一个小小的水塘,这样阿诗玛就真如出水化石一样,她的身影永远倒印在水中。游客们纷纷在水塘边背对阿诗玛拍照留恋。
想想这美丽的爱情故事,以及被联合国授为世界自然文化遗址的阿诗玛化石,成了石林绝美的风境,有山有水,有故事,还有美丽的阿诗玛化身。我们坐在水塘边的小凳子上,当地村民因为石林境区迁去了石林外,但是境区允许他们给游客拍照挣生活费,所以进门的左右两边,是当地村民搭的木棚,可以遮风避雨,也可以小憩解乏,当然也是留给游客们换阿黑哥,阿诗玛民族服装拍照的工作台凳。还有拍照用的小背篓,小花伞等装备。
但因为是跟团,通常游客们进了门,对着水塘边的化石拍照以后,不到5分钟就离开了。一群又一群的游客从左边离去,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进门,找阿诗玛,然后摆造型拍照,然后离去。好象这个过程都是设计好了般,游客在门外听完故事,好奇的踏门而入,然后看到竖立水塘中央的化石,然后导游就问,象不象阿诗玛,然后游客一边看一这自言自语,还真象!最后拍大合照的,拍单人照的,个人对着阿诗玛自拍的,游客们乐此不疲,然后离去。
我们两个女人坐在水塘边,仰望着水塘顶上的蓝天和白云,当游客们进来的时候,很热闹的场景,游客们走了,一下子又安静如初。这就是一幅未经雕琢的山水画,不管是大家画也好,名摄影家也罢,云在不断的流动着,山包裹着清澈的水塘,晨阳,正午或夕阳从山顶落下来,如落湖的金光如轻抚或柔润或刚劲或温暖守护着阿诗玛的化石,无论你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离开,你拍到的阿诗玛风姿清纯的倩影一定不同。
云南如画,走在画中的游客也成了画,在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阿诗玛,如果找到了,那一定是非常非常美丽的邂逅。如果你还没有起程,无论你有多忙,闲暇时别忘了打开门窗,伸过大大的懒腰,在眼前,在心底,在理想中去憧憬属于你的阿诗玛吧,快快去寻找阿诗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