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题什么的很难吗?
不论是面试、笔试或者考研,一不小心就会遇上逻辑题。逻辑题能做得又快又好,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缜密程度,另一方面更是对其心理素质的肯定。
那对于天生不爱做逻辑题的求职者和考研党来说有没有什么套路呢?小编在这里就教大家三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开启逻辑题之门的钥匙。
根据《逻辑基础》一书可知,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普通思维形式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说,对同一对象的思想必须是确定的。违反同一律的结果要么就是无意地混淆概念,要么就是有意地偷换概念。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思想不能自相矛盾。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或者反映某个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对象,两者必居其一。也就是说,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不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不能有两不可的思想。
只讨论概念不免有些泛泛而谈,
我们不妨来看几道例题试试手:
例1
桌子上摆着金匣子、银匣子和铜匣子。金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写着:“珠宝在金匣中。”铜匣子上写着:“珠宝不在此匣中”。
现已知道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则珠宝在哪个匣子中呢?
分析:可以运用假设法,一句句带入验证在此题中亦可,但如果选项一多,就不适合运用假设法了。此类型题目题运用矛盾律可解。第一句“珠宝不在金匣子中”和第二句“珠宝在金匣子中”矛盾,记得矛盾律的内容是相互矛盾不能同真必有一假。那么第一二句必然一真一假,而题目中说三句中只有一真,那么剩下的第三句必然是假,答案也就是第三句的反面“珠宝在铜匣子中”。
例2
一份犯罪调研报告显示,某市近三年来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60%皆为已记录在案的350名惯犯所为。报告同时揭示,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者半数以上都是吸毒者。
请问如果上述都是真的,那么哪一项断定一定为真?
A: 350名惯犯中可能没有吸毒者
B: 350名惯犯中一定有吸毒者
C: 350名惯犯中大多数是吸毒者
D:大多数吸毒者在350名惯犯中
E:吸毒是造成严重刑事犯罪的主要原因
提示:此题混淆了概念,用同一律。60%是指案件数,而半数以上是指作案人数,不是同一概念。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惯犯可以作案多起,一个没吸毒的惯犯实施了60%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呢?故答案为A。
例3
某届“百花奖”评选工作结束了。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与小猴子》获得了最佳美术奖,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娘子》获得了最佳戏剧奖。
授奖大会以后,丁电影制片厂邀请三部片子的导演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的很,我们三个人的姓分别是片名的第一个字,再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的片子片名的第一个字又不一样。”这时候,另一个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说“真是这样”。
问这三部片子的导演各姓什么。
分析:利用排中律,在草稿纸上写下甲≠黄,乙≠孙,丙≠白,最后一句话很关键,甲厂导演说,另一个孙导演又说,于是甲≠孙,其他就容易推了。答案:甲厂=白、乙厂=黄、丙厂=孙。
看到这里不知大家有没有什么做题手感了呢?小编放上一道经典逻辑题“强盗分钻石”,想挑战的可以在评论区一展身手啦!(你猜有没有奖:D)
有5个强盗ABCDE分100颗钻石,每个强盗都想自己分得最多,于是他们决定按照从强盗A到强盗E的顺序逐个提出一种分钻石的方案,当这个方案提出来以后,假如不能让剩余4个强盗中的大部分满意,他将无权分得钻石,并且会被其余人杀掉。然后再由强盗B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假如不能让其他强盗中的大部分满意,他将无权分得钻石并且会被杀掉。
以此类推,请问强盗A应该怎样分配钻石才能既保住性命,又分得最大限度的钻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