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儒家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3】勿忘勿助和拔苗助长

2018-01-08  本文已影响631人  华杉2009

《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必有事焉,事,张居正解说,就是用功。正,是预期其效,老是在问结果。必有事焉而勿正,朱熹解说:“养气者,必以集义为事,而勿预期其效。”

心勿忘,勿助长也。

必有事焉,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自己要做什么,每时、每刻、每事,都只管照既定方针原则去做。滴水穿石,日日不断,不要管什么时候有效果。不要学那拔苗助长的宋人。他担心禾苗不长,就去一棵棵把苗子拔高一些,拔得腰酸背痛,十分疲倦地回家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赶紧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

这一段,震铄古今。留下一个成语,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拔苗助长;现在也每天都在干拔苗助长的事。

还留下一个成语“勿忘勿助”,有人说是道家练功的心法,练功嘛,你要照着师父教的去练,不能成天惦记着什么时候练成,那就永远练不成。这里我们看到,勿忘勿助,是孟子的话,不是道家提出来的。

勿忘勿助,不要拔苗助长,还有一个词,不要“将迎意必”,你不要事情的结果一定会怎样,然后老期待着,怎么还没成功啊?怎么功夫还没练成啊?怎么我还没赚到钱啊?然后就想怎样能加快,然后就会贪巧求速,然后就会拔苗助长,然后就会弯道超车——车翻了。

勿忘勿助,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很多人也不接受这个思想,怎么能不问收获呢?跟前面义利之辨是一个道理,不是你问收获,你将迎意必,那收获它就会来。不能结果导向的看问题,要因果导向的看问题。只问耕耘,是因为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你只管去栽培浇灌。不问收获,不光是因为问收获没用,还因为问收获有害。害处在哪里呢?就在于违背了勿忘勿助,干扰影响了你耕耘。你一问收获,耕耘的功夫就间断了。你一问收获,就觉得进展太慢了,就要调整,就要拔苗助长,就把事情搞坏了。

这个思想,不仅在个人修养学习上,在企业管理上也是一样,就是结果导向还是因果导向,是管过程还是管结果,是围绕耕耘下功夫,还是围绕收获纠结。

结果导向,就是KPI考核。过程导向,主要是企业文化。我曾经带华与华团队去GE克劳顿管理学院学习交流,负责人跟我们交流说:在GE看一个管理者,不光是看他的业绩如何,更要看他是不是按公司要求的流程去做,有没有群策群力,动员大家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按流程,没有群策群力,他自己搞定了,业绩再好,也不是合格的领导者。

为什么呢?领导者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新的领导者,没有群策群力,老板把或一个人都干了,儒家思想了把这个叫做“自用自专”,团队就没有得到耕耘,未来就不会有收获。一个组织,不能持续的裂变产生新的领导者,这个组织就不能发展壮大。

老板把事情一个人都搞定了,别人都没参与,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巨大的风险。哪一天他倒下了,或者离开了,这个团队就垮了。

一个公司,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组织能力,要把个人的技能,变成公司的技术,是公司的技术发展,技术创新,技术领先,包括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如果公司里各个小能人,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招,最终公司就什么招都没有,没有技术资产积累,没有传承,就不能基业长青。

要管理过程,而不是管理结果。你按公司的要求做了,大概率结果是好的,结果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公司也不能将迎意必。要复盘调整,也是作为一个组织在进步。你自己另辟蹊径搞定了,那是偶然的,也不能成为组织能力,更多的是组织风险。

人们都喜欢另辟蹊径,觉得那是本事。王阳明就说,那是“断蹊僻径”,走着走着路就断了,不可持续。儒家有“行不由径”之说,不走小路,只走大路。孟子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孔子也有同样的感慨:“这大路上怎么没人走啊?难道人们出门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路啊!路上怎么没人啊?”

大路通向远方,要走大路,那么你只要日日不断,时间到,目标就到。你想加快,另辟蹊径,就会迷路。很多人不都是觉得自己这一行“赚钱太慢”吗?老想换条道,换过一次,多半发现更难赚钱,再换一条道,基本上这人就废了。你不要去看新闻里那些“连环创业者”,干啥都成!全国14亿人,就那几个,成功概率比买彩票还低。都说“树挪死,人挪活”,错了,现在树挪能活,人挪多了才会死。

明天讲滴水穿石,集义而生。讲白道、黑道和绿道。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3】勿忘勿助和拔苗助长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3】勿忘勿助和拔苗助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