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朝那些事》
花了38小时40分钟终于把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给看完了,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随着历史人物的跌宕起伏,我的小心脏也随之跌宕起伏。今天写这篇读后感,希望给自己对整个明朝的历史理一条线出来,以后如果还想看看明朝的历史就翻翻自己写的读后感,毕竟这么多页的文章,翻起来是很累的。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年轮向前滚动的规律。历史朝代的更新换代,虽然会有很多无辜的生命逝去,很多鲜血要流逝,但是历史本身就是比较沉重的,特别是每个朝代的末年,朝廷的腐败,老百姓赋税的增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导致很多本应该扛锄头的,却走向了造反的不归路。
解读《明朝那些事》元末的朱重八父亲饿死了,大哥饿死了,大哥的长子饿死了,母亲也饿死了。然而此时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一个个的亲人被活活饿死而自己却手足无措。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吧!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转变到坚强。为了有饭吃,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在流浪的3年里,他接触了各地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艰苦的环境练就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为他以后打下江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入伍后,他英勇无比,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深得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把自己的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大脚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经过多年的征战,再加上朱元璋手下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汤和,蓝玉,沐英等猛将,陆续歼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最终于1368年(洪武元年)在南京称帝,至此两百多年的明王朝开始了。
朱元璋从小历经磨难,做了皇帝后,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衣食无忧,所以他自从当上皇帝后,矜矜业业,衣不解带的工作,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休息过一天。他废除了中书省,不再设丞相。为了整顿吏治或为加强集权而策划四大案,即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可谓绞尽脑汁。朱元璋最器重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于是他改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朱允炆性格温和,不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锋芒毕露,冷酷无情。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当不了帝王。在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进京,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大火,至此,朱允炆下落不明,而这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朱允炆曾下令自己的将领士兵们不允许伤害燕王朱棣,所以朱棣有了这样一个盔甲,不成功也难。从朱允炆的事例中明白帝王如果太慈悲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靖难之役后,朱棣终于如愿以偿到达了权利之巅。朱棣和朱元璋的性格类似,勤奋的程度也类似。永乐期间他设置了内阁,解决了废除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恢复洪武时废除的锦衣卫,又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与此同时,与蒙古建立友好关系。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永乐十四年开始修建紫禁城,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现代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享誉全球政治中心的北京,真的应该要好好感谢当年朱棣的迁都之举。如果没有当年的朱棣,也许就没有现如今的北京。
朱高炽和朱棣的性格有点不同,他性格沉重,喜好读书,儒雅而仁爱。虽然他在位时间极其短暂,却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大规模用兵,老百姓得到了良好的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可惜的是,洪熙元年,才做了几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逝。虽然朱高炽才做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是历史永远不会忘了这样一个仁爱的明君。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登位后,因为有了前面几任皇帝的励精图治,到了明宣宗时,已经是国泰民安。在战略上明宣宗出于德放弃了南方交趾,北方开平卫,退守燕山,明朝防线内缩的结果是瓦剌可以通过弃所旧地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明军任何一个堡垒,明军兵马却因为分散而无法互相支援组织战略反攻。
明英宗朱祁镇的帝王历程比较曲折。正统初期,英宗忙于用兵麓川,无暇顾及北方,使得也先有机会扩大势利。正统十四年,也先遣使2000人进马,却谎称3000人,宦官王振大怒其诈,削减马价,也先以此理由领兵大举进攻。英宗在王振的唆使下,草率亲征。英宗想效仿当年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的壮举,却未曾想自己的能力与朱棣是不可比拟的。可想而知,结局是凄惨的,50万大军伤亡过半,英宗也被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也先挟持英宗南下进攻北京,皇太后孙氏命英宗弟弟朱祁钰监国,不久朱祁钰称帝,即明代宗,改年号景泰,遵英宗为太上皇。不久英宗回京,却被景泰帝软禁在南宫。景泰八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英宗第二次称帝,改年号天顺。明英宗虽然初期宠幸宦官王振,后又宠幸曹吉祥,石亨,但是他能够在被俘后,回京后又被软禁多年,还能够东山再起,可见英宗具有勾践卧薪尝胆般的素质。人生大起大落是难免的,有些人在逆境中一蹶不振,而另外一些人却能够在任何的逆境中宠辱不惊。这样的人注定会永留史册。
明宪宗朱见深的太子之路也随着其父朱祁镇的跌宕起伏而一波三折。朱见深本来是个太子,然而随着其父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朱祁钰称帝后,在景泰三年朱见深太子之位被废。景泰八年,因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朱见深宽厚仁慈,在位期间为于谦平反冤案,恢复朱祁钰的皇帝尊号,政治清明,经济一片大好。但是朱见深设立了西厂,汪直借用锦衣卫的力量进而把西厂的特务网络业务扩散以致最后遍布全国。西厂气焰非常嚣张。另一方面在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皇庄设立的目的是为皇室搜刮更多的钱财来满足皇室的奢侈生活。上行下效,既然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底下的官员纷纷效仿。天顺八年,朱见深下了一道召令,任命一位名叫姚望的工人为文思院副使,这便是传奉官的开端。从此,皇帝喜欢任命谁为官就任命谁。皇宫里权利比较大的嫔妃以及太监纷纷以皇帝之名卖官鬻爵。这样一来,有些文官居然大字不识一个,而有些武官据说从未拿过弓箭。出现这样的场面真是可悲可叹。
解读《明朝那些事》明孝宗朱佑憆的身世也很可怜。因为朱见深童年时遭受土木堡之变,太子被废等,心里极度缺乏安全感。朱见深两岁开始便由比他年长17岁的万贞儿(即后来的万贵妃)照顾,孽缘就此开始。后来宠冠后宫的万贵妃因为自己终身不育,每当皇宫里有其他嫔妃怀有身孕都会被她毒害。朱佑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出世的。据说被朱见深临幸过一次的少女紀氏怀孕了,万贵妃派人加害胎儿,却因为紀氏人缘特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而免遭毒手。朱佑憆出世后又被万贵妃发现了,还是派人加害,同样被派的人不忍心下手于是把孩子藏了起来。朱见深感慨道:“我眼看就要老了,却没有儿子。”太监张敏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于是,长期被幽禁,瘦弱的朱佑憆终于见到了朱见深,朱见深随即泪流满面。于是他马上封朱佑憆为太子,封纪氏为淑妃,但是不久淑妃无缘无故暴亡,太监张敏吞金自杀。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加害太子,于是把太子抱回自己的仁寿宫扶养,太子才得以平安长大。但是就是这样的万贵妃,却能一辈子得到朱见深的专宠。可见童年时候的遭遇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可能小时候的朱见深面对其父被俘,面对太子之位被废等变故,已经严重地缺乏安全感。然而不管外面发生多大的变故,只有万贞儿始终坚定地陪在他的身边。1485年,万贵妃病逝,朱见深万分悲痛,也一病不起,于同年而逝。作为一个男人,他是一个专情的男人。在封建社会后宫佳丽三千的环境下始终如一的爱着同一个女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可是,作为一个帝王,他又是可悲的。
话题回到朱佑憆,朱佑憆的童年虽然也坎坷不平,但是他为人宽厚仁慈,勤于政务,重视司法,努力扭转朝廷腐败状况,任用为人正直的大臣,即使晚年宠信宦官李广,却能立刻改过自新。历史上这样的好皇帝实在是少之又少。
明武宗朱厚照虽然有个历史上少有的明君父亲,但是他却荒淫无度。本来小时候的朱厚照无比聪明,老师教什么,他都能一下就明白,然而最终他却被身边的一群太监给害惨了,加上从小他被视为掌上明珠。以刘瑾为首的太监每天进献一些奇特玩具导致朱厚照整天沉迷与此,荒废了学业与政务。终其一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当了皇帝以后更加如此。沉迷在豹房,甚至宫中着火他都觉得好玩,火焰很漂亮。时间久了朱厚照不满足于宫中的玩乐,于是他经常出去寻花问柳,强抢民女。不知道英明神武的朱佑憆知道自己有个这样的儿子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打他。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自己再优秀也没用,如果孩子不教育好,败家子也会把一辈子的家业都给败光了。
明世宗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位后年号嘉靖。与杨廷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明世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发生“壬寅宫变”,便不再理政。有人说明朝灭亡始于嘉靖,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吧。
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年号隆庆。重用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后来沉迷女色,沉迷媚药,导致不理朝政,最终也是死于女色。在位仅仅六年就病逝了。我禁不住感叹啊:自古红颜多祸水,英雄难过美人关。
解读《明朝那些事》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再长的皇帝,一共在位48年。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张居正辅佐期间,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没有像张居正那样的人可以督导,再加上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我也读了张居正的传记,一代名臣张居正对万历初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他死后却遭到了万历的狠狠的报复,也许执政初期这么多年万历一直被张居正压着,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张居正说的做,因为张居正作为长者又是万历多年的老师,张居正承担着老师,家长的双重责任,对万历一直都很严厉。所以万历的心里一直对张居正有种恐惧感,心里一直压抑着,突然他死了,终于可以好好报复了,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所以很多时候对孩子长期太严厉,不让他有任何的自由,是不是也不太好,所谓物极必反,凡事都应当有个度。
明光宗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由于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朱常洛先后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年号泰昌。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历史上著名的红丸案。 所以在位仅仅一个月就病逝。又是一位因女色而耽误政事的明朝帝王,可悲可叹!
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朱由校在位期间,不喜朝政,一心喜欢木工活,整天沉迷于木工活。如果他是个普通人,也许是个出色的木匠。就如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如果是普通人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可惜造物弄人,木匠和诗人都成不了伟大的君主。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解读《明朝那些事》明思宗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朱崇祯是我最喜欢的明朝皇帝之一,可惜生不逢时。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朱崇祯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每次读到崇祯帝的片段,心里是格外的压抑与无奈。如果他不是生在这个时代,他必定能把明朝带向辉煌。如果他前面没有那些昏君们,他必定能力缆狂澜挽救明朝。如果他生在明朝初期,他必定能和朱元璋朱棣那般把明朝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历史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尽管有些时候有些遗憾,但是如果你是个明君,你一定会被历史给记住,一定会被后人给记住,朱崇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花了将近39个小时读完明朝那些事,又花了将近四个小时写了读后感,也相当于把整个明朝的历史稍微概括下。明朝已经结束了,但是历史的车轮还在向前走,读史让我们更能明智。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新换代,都离不开末年的腐败,农民受欺压严重而民不聊生。可能这就是官逼民反吧。任何没落的朝代都是要被挨打的。所以今天的我们也该好好的反思,如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才能不被挨打。这才是读史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