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经典阅读书评征文大赛新生优秀书评展第三届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经典阅读书评征文大赛新生优秀书评展

浅谈三国“小人物” 080416112 金佳妮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1167人  梦工厂之八戒

        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

                                            --顾城

        《三国演义》在高中就读过不止一遍了,步入大学,我又读了一遍。与高中不同的是,这一遍,既不是为了应付语文老师的课堂默写,也不是为了文科附加题的分数,只是打发一下闲暇时间,抛开功利和压力,真正享受这部经典名著。这次,我有意绕开了那些背了又背,考了又考的大人物,诸如曹孙刘,关张赵等人,转而关注那些“小人物”,也算别有一番趣味与收获。虽然历史书不会记住他们,但历史会,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人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贾诩

        贾诩因计谋毒辣被称为“毒士”,号称“算无遗策”。正是他,在董卓死后教唆狼狈逃窜的李傕郭汜杀回长安,致使天下分崩离析,开启汉末乱世。正是他,帮助张绣两度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正是他,在关键时刻劝张绣投降曹操,促成官渡之战的胜利。也是他,一招“抹书间韩遂”,只用一封书信,就使曹操逆转西凉兵马,同时完全改变了西部的势力格局......他虽然辗转多股势力,但始终是首席谋士,受到很高的礼遇。一次次的弃暗投明和弃明投暗,一条条毒辣绝妙的计策,使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到了曹丕时期,他做了太尉,位极人臣,也是朝中元老,最有威望的人之一。但是,他没有像曹操那样欺君跋扈,成为奸臣;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大权独揽,成为权臣;更没有像司马懿那样图谋不轨,成为逆臣。在这以后,我甚至再也没有读到关于他的计谋。我想,他不是江郎才尽,而是厌烦了尔虞我诈,只想明哲保身,安享晚年。在七十七岁时,这位毒士结束了他精彩却低调的人生。我不禁感叹,比起诸葛亮的一生操劳,呕心沥血,早逝五丈原,贾诩的人生,显然要更成功一些。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汉末三国的顶级人才只看透了这个时代,但贾诩,还看透了人生。贾诩应该是我最喜爱,或者说最崇拜的三国人物。

审配 沮授 田丰

        袁绍的谋士阵容可谓豪华,在不受重用的荀彧,郭嘉等人倒戈投奔曹操后,仍有大量的智囊团队,其中最令我惋惜钦佩的就是审配、沮授、田丰。

        审配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文武双全,以一己之力帮助袁尚,捍卫袁氏家族的最后一座城池,兵败被擒后拒不投降,慷慨赴死,临刑前大呼“吾主在北,不可使吾面南而死”,可谓悲壮。

        沮授在很多时候都能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可在我印象里袁绍没有接受过。哪怕袁绍接受一条,或许也就不至于兵败官渡了。尽管如此失意,在被捕后,面对曹操的数次招降,沮授都言辞拒绝。他还三番五次想溜回河北,继续效忠袁绍,曹操虽然爱才,也只好把他杀了,令人扼腕。

        田丰应该算得上汉末性情最刚烈的谋士。他数次犯上直谏,劝袁绍不要进攻官渡,忠言逆耳而被袁绍关押。在狱中,他仍想方设法进谏,一方面继续劝说袁绍退兵,一方面又为他出谋划策。然而袁绍刚愎自用,在官渡一败涂地,恼羞成怒,处死田丰,田丰大笑受死,可悲可叹。

        我至今仍然费解,究竟袁绍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使这些智谋之士矢志不渝地对他、对他的儿子们忠诚,哪怕他们知道这只是愚忠,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汉末名士的气节吧。从这点看,同为谋士,他们比郭嘉荀彧之流要高贵一些。

高顺

        高顺可谓士吕布帐下的头号大将,在我看来,他具备勇、谋、忠的品质,本该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大将之一,但他几乎名不见经传,是在令人惋惜。他拥有出众的统兵能力,训练出名噪一时的陷阵营,大杀四方,成为吕布手下的王牌之师。吕布和刘备反目,吕布令高顺带着张辽、曹性等人进攻刘备。高顺先攻破刘备,再回兵把前来增援的夏侯惇打败,成功打破夹击,可见其骁勇善战。而高顺也从不饮酒,体现了他身为将领优良的品行。可惜吕布终究是个庸主,被曹操水淹下邳。被擒后,高顺在曹操面前一言不发,拒绝投降,随吕布赴死。相比张辽,起初表示宁死不降,在几句劝说后欣然投降,高顺有骨气得多。然而,虚伪的张辽后来南征北战,青史留名,传下“威震逍遥津”的英雄事迹,他的顶头上司高顺却身首异处,泯然众人。三国将领基本都有些缺陷,以关羽为代表的自傲,张飞为代表的冲动,吕布为代表的不忠,许褚为代表的莽撞,马超为代表的无谋......但高顺,是个近乎完美的武将。之所以说“近乎”而不是“完全”,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跟错了人,又被自己的那份忠义束缚。

        他们只是凤毛麟角,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小人物”。

        是的,许多本该大放异彩的人,因为自己的坚守,因为自己的信仰,因为自己的道义,只能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许多原本不那么光彩的人却顺利完成大逆转,被世人铭记。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汉末乱世,这也是真实的历史。

        无限钦佩,无限惋惜,无限唏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但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难道不是嘛?正如爱默生所说的,A great man is always willing to be littl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