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幸福迹——破城之术(第107周)
婚姻是一座《围城》,但胜似围城的,远不止婚姻而已。
——题记
1.围城
很多年前读《围城》,当时并不能真的玩味书中的乐趣,只是矇昧中隐隐感觉到作者是在对当时“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某些代表人物进行调侃与讽刺。
但《围城》终究是因为那句经典比喻而闻名遐迩——“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但其实作者当初写《围城》,并不是为了写“婚姻”。只是他笔下这个“纠结”的人物,在婚姻困境中的思考,击中了人性的要害,于是方鸿渐火了。因为太多人心底都住着一个“方鸿渐”,于是他的这个比喻也跟着火了……
那婚姻究竟算不算一座围城呢?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真的不得不说,“围城”是对婚姻最贴切的比喻。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难免责备“婚姻”,但真的是“婚姻”本身的问题吗?
不!只是人性使然。围城不是婚姻的特殊性,是人性的特殊性。只不过,婚姻最能集中展现这一人性罢了。
人性,永不知足。
人性,永远骄傲。
这是人性给我们每个人设下的囚徒困境。放不下贪婪,放不下骄傲,人生终究只是一场无解的博弈。
有了《围城》的这句话,世人仿佛有了万能的挡箭牌。无论我们在婚姻面前遭遇恐惧还是失败,我们都理所当然的用这一句话来为人性开脱。仿佛一切都是婚姻的问题。其实,这就好比一个走路不看路的孩子,撞到了桌子后,我们不责备有眼有脚的自己,却责备那无眼无脚的桌子是一个道理。

2.婚姻的意义
婚姻究竟是什么?
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坚守婚姻,归根结底是一种契约精神的彰显。因为婚姻是人类所有契约关系中,最基础,最长久,却最不易的一种。
在传统习俗渐渐崩塌,自我中心和自由思潮盛行,契约诚信危机的今天,婚姻更是举步维艰。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盗梦空间》。这部片子曾是诺兰两兄弟盛行过一时的烧脑大片。N年前和朋友第一次看时,只觉得是一部魔幻大片,被片中各种超有想象力的新鲜变化震撼到。但十年之后我重看这部电影,却发现这是一部讲述在迷幻世界里,契约精神对灵魂救赎的一部生命大片。
每次谈论婚姻,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想起《盗梦空间》这部电影。
拥有近乎“超能力”可以控制别人的“李奥纳多”,他的骄傲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难解的人生悖论。他爱她的妻子,却因为自己的骄傲意外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可现世的惩罚是他永远被政府追查,他永远回不了自己真正的家,见不到自己所爱的孩子们。他只能在为别人筑梦的路上东躲西藏地寻找存在感。
最后,他接受的case,是一个地位显赫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人。虽然case难度极大,但只要能帮助这人完成任务,他将有可能免除自己被政府追查的可能性,他将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孩子们。这个诱惑太大了,即使面临很大的风险和考验,他也愿意放手一搏。
但捉弄人的是,在梦中唯一无法醒来的只剩下改变他命运的那个人。“李奥纳多”为了拯救他,不得不选择在永无止尽的空虚中漂流,寻找那个当初和他签订合同的“老大”,并带他回现实。
在500年的梦中漂流之后,他们近乎都快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直到终于有一天他们在梦中苍老相遇,他们认出彼此的那一刻(也是电影开篇的第一幕)他们终于彼此救赎,一起醒来。
电影的尾声处,他们醒来之后,无声地对视了一眼,对别人来说他们仅仅晚来了十几分钟,没什么太大不同。但他们彼此之间的理解却是500年的沧桑岁月,500年的赎罪与拯救。
那一刻,他们眼神中的信赖与依靠远远不止一纸合同那么单薄。最终“李奥纳多”拿到了那份他无罪的礼物。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家,见到了自己的孩子们。他终于获得了救赎,获得了幸福。因为他第一次没有遵守和妻子的约定,第二次他终于因为遵守了约定而找回了幸福。
这部讲述契约精神,讲述艰难与不易,人性背叛与救赎的电影,让我觉得就像是婚姻本身。电影中两个人物那500年后的对视,就是经历沧桑艰难后彼此寻回的那一份信任与陪伴。无言,无需言。我猜这就是岁月的奖赏。
对大多数人来说,婚姻都绝对不是一场罗曼蒂克的爱情史。而是一项相互折磨,彼此妥协,背叛与忠诚,怀疑与信任,灵魂与肉体相互交织的复杂合作关系。这关系很不容易,但却是人类彼此救赎的一种精神力量。
幸福,往往不等同于简单的快乐。幸福是笑着流出的眼泪。婚姻也一样。
婚姻不是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而是历经沧桑的不离不弃。这不是一种率性的浪漫,但这真的不是一种率真的浪漫吗?

3.破城之术
婚姻是座城,但胜似这城的,远不止婚姻而已。
每个人心中都围着各种各样的城,都立着各种各样的塔。
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贪婪与骄傲。
而破城之术唯一种:谦卑感恩。
而幸福之路唯一条:知足上进。
另加一条:面对贪婪与骄傲,人偶有失败也正常,但要不惧再来一次的信心与勇气。

Kathy
2021.6.27
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