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

【2016.2.3~4】说说学习那些事(1)

2016-02-04  本文已影响111人  Ludiwgbet

现在的人看的书多,忘得更多,做的事多,总结也多,犯错的更多.

其实大家都是一个样.

看到一篇好的文章,看完之后回味下,点个赞,最多收藏下,时间一长就忘记了,鲜有时间再回来看.,顶多总结的时候再看一眼.

大致情况就是.....

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曾经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次分享的内容主要来自coursera课堂的如何学习.

https://www.coursera.org/

那么说了这么多也该进入正题了,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学习,什么来思考的?

答案就是我们的大脑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

先介绍人在学习和思考时两种不同的模式:专注模式 (Focused mode) 和发散模式 (Diffuse mode),专注模式就是集中精力学习或理解某事,只有局部的神经链接处于激活状态,有利于你解决实际问题。比方说你熟悉四则运算,那么解决算数题的时候就主要靠那部分神经出力;而发散模式就是人脑放松的时候,神经信号可以在脑内大面积移动,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比方说你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久攻不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你面对熟悉的事物时,一般处于专注模式,而当你需要新想法和办法时,或者你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某件事时就切换到发散模式,这两个模式是可以互相切换的,但不能同时进行。可以在紧张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通过洗澡、散步等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主动进入发散模式来帮助加深理解。

打个比方,如下图,专注模式(左边)是球密集的时候,球在局部弹来弹去,发散模式(右侧)是针球稀疏的时候,思维球在整个桌面游走。

以上理论多大来着coursera课程.

来自coursera

这样看或许不是很明显我在补两张

专注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章鱼的触手代表你使用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明显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不是告诉你发散性思维比专注性思维需要的知识点多,或者说优势大,物尽其用才是最大的优势.

专注性思维:在你解决某个事情时,集中精神调用你所学的一些知识来解决它。

发散性思维:在思考问题时,你的思维天马行空,不走寻常路。(不是打广告..)

说了这么多讲一讲如何使用这些思维模式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首先说一下专注性思维模式,主要解决你的拖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在专心做事的时候,你的身心会全身心投入这个事情,在乎这个事情的每个细节,如果你一旦拖延,就会造成你的思维混乱,短路等...

先说说为什么你会产生拖延这样的毛病。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1.你在做一些对你来说很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产生很不适,不高兴的感觉

2.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欺骗自己,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成功欺骗自己

3.这样你就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感到“愉悦”.

长久如此这样拖延的坏习惯就出来了.

现在我来说一说如何解决


1.首先找到打扰你,分散你注意的干扰源

可以是时间,地点,感觉,反应等等....

当你找到的时候,就切断他的来源,比如你上课经常控制不了玩手机,那么干脆就不带手机出门.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干扰源.

2.形成习惯

对自己时间进行安排,最好的安排方式就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

慢慢锻炼自己集中精神的时间,先从15分钟开始.

3.做完后奖励

在番茄工作法这个周期完成后,对自己进行奖励,比如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什么的。

尽可能的让自己形成习惯.

4.需要坚定的信念

从杜绝干扰源开始需要很大的信念来做这个改变.

最后经过这几个步骤的调整一定可以把自己专注性思维模式很快调整多出来.

再说一下,发散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模式,基本上不需要详细介绍基本上大致都明白

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模块

碎片化知识 模块化知识

有了模块后面再看看图就明白了.

模块化知识发散

通过模块化之间相互联系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大块,其中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发散性思维

整块

大致情况就是这么快,你懂了没?

介绍了发散性思维和专注性思维最后说下小常识

每天一定要睡好,一定要多运动

睡觉的同时,大脑在帮你重新整理你的知识。

没有休息好的大脑 休息好了的大脑

大脑通过休息来最后帮你巩固知识,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基础.

通过多运动可以把大脑中的一些毒素感赶出来,让你的思维更加快速.

这两天的情况就是这样,学习也是一门学问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