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见雕梁成败瓦-《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
因为这片子的名字让我想起一个很老的韩剧《酒店风云》所以一直都没有看…… 现在则是无比后悔没有去电影院看 Orz
个人的观影习惯是在看片子之前啥资料都不看,单纯地就电影看电影,所以豆瓣那些讨论导演风格,光影色彩,结构层次什么的东西我是完全不会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观众,偶然观看了这部电影。
偶然踏进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个仿佛是二战前欧洲上流贵族社会缩影的酒店。
开篇便被那位能够说那么长的台词不喘气的管家式的酒店礼宾员格斯塔夫先生给震惊了:好惊人的肺活量!然后随着格斯塔夫先生为他的宾客提供服务,镜头流畅地给人介绍了上流社会的一天是怎么过去的:红地毯,粉香槟,堆叠成山的礼帽礼服,缭绕不去的香水味。
然后一个小门童因为一句“布达佩斯大饭店是最好的,谁不想在这里工作呢?”而被赏识成为了格斯塔夫先生的学生。随即展开了一个明明可以很惊心动魄,却以接近荒诞的童话般华丽瑰美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冒险故事。
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去掉了一切镜头抽出梗概实在不值一提,虽然片中每每有惊得人三观尽碎的大可以用来当吸引人的噱头的细节(格斯塔夫是上流老太太们的“知心好友”,“I go to bed with all my friends”, 甚至连blow job的镜头都有,当时吓得我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 Orz),也有让人非常惊悚的谋杀桥段(那扇华丽的博物馆门一把关上直接把人的手指夹断,导演还让镜头特写杀手怎么把手指捡回去……又再吓得我连喝水都忘了……)但它们在这个整体华丽得不真实的世界里,让你觉得它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它裹着天鹅绒的外衣翩翩起舞,让你忘了它其实是那么可怕的东西。
电影以老年的门童向一个作家讲述自己的回忆的方式倒叙,这个因为战乱而逃难到布达佩斯的小门童,在老年回忆起这些本该让人难过流泪的过去时,竟然是以这么个讲童话故事的方式讲诉的,这是我一直看的时候心里一直感到荒诞的原因。
然而,当门童告诉格斯塔夫,他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工作不是因为仰慕酒店的威名,不是因为向往上流优雅的生活,而是因为战争,因为他的家人全部被枪决时,当格斯塔夫先生抱着他道歉,不再认为他只是一个小门童,而是他的兄弟时; 当格斯塔夫先生一次又一次为了小门童不被军队带走,明明什么本领也没有也坚决挺身而出时;
我知道他为什么觉得那是一段美好得如同童话的时光了。
“在野蛮屠戮的战场上,人类的微弱的文明,仍会带来一丝人性之光。” (这句话我刚刚听到的时候就觉得很耳熟,想到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烁时",结果片尾字幕还真的就是致敬茨威格 =。= 难怪我那么喜欢这唠叨得近乎零碎却感觉无比优雅的调调)
格斯塔夫先生就是小门童那一丝微弱的光明,是他仍然相信人间美好的凭证。
关于格斯塔夫先生的下场,老去的门童只对作家说了一句简单的“他们枪杀了他”,那一刻我跟作家一样僵硬在了座位上,很想很想说些什么,但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战争啊战争,你能对战争控诉些什么,这个无法落实到某个人头上的人类最恐怖的自杀行为,你能对它说什么,你能对谁说些什么呢?
作家最后问老门童——此时他已经是这个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主人了,尽管这个酒店已经不复辉煌,门可罗雀,连礼宾员都懒散嘴碎,完全不及格——他问他,你放弃了其他所有的财产跟政府做交易,只为保持这个大饭店,是因为这是你跟格斯塔夫先生那个世界的唯一联系吗?
作为观众的我有点意外,我以为作家会问,这是因为你想要纪念格斯塔夫先生吗?
老门童摇头,不是,我保留这里是因为我跟我妻子在这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而格斯塔夫先生的那个世界,在他还没死去时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尽管他一直在维持这个世界的假象。
一句话,就让影片的感伤就从小人物的个人遭遇升华到了历史的叹息。是啊,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为一套衣衫而考究半天的闲情,可以不洗澡但不能不喷一点轻羽香水的格调,乃至整个影片极力塑造出来的华丽得如同童话,却仿佛积木一般一推就倒的世界,其实格斯塔夫先生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那一群见证过二战前繁荣的欧洲的人,在战争如同怪兽般在身后追赶时,一边逃命,一边保持优雅。
这是在战争的屠宰场上最后一点的人性之光,仍然心存希望,向往美好的光。
那位现在还知道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的作家,直到自己的老年,才敢写下这个缠绕他半生的故事,尽管他没有亲眼见过这个世界,但他同样向往——尽管他从1985年开始就再也没有踏足过欧洲,而是在南美修养。
梦幻虽好,不及亲身经历的舒适。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金砖碧瓦,也终于在一代人老去时间里,成了灰墙败瓦。
整部电影看下来,就像经历了一次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它没有我们唱《桃花扇》时那样的高亢悲戚,它只像在深夜里偶尔听到的从黑暗山谷里传来的幽幽竖笛,让你悲伤,却怎么都说不清自己在悲伤什么。
唯一能够明白述说的想法只有这一个:No Wars,please,no wars.
最后,如果你喜欢茨威格,请一定要去看这个电影,这简直是电影版的茨威格,我一直看影片都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到片尾出字幕说是受到茨威格的启发才拍的,顿时明白了这种熟悉感是从何而来——那不就是我在看茨威格的书的时候常常会有的感觉吗?!我一直觉得书拍成电影肯定会有些什么失落掉的,但这次我真的服了,即使这个故事并不是茨威格写的,也没有任何借鉴他的内容,但它的风格就是这么强烈,“如果茨威格是个导演就会这么拍电影”的感觉=。=
五星满分的话我要打到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