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犹豫了很久,今天要不要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作者是豆豆。犹豫是因为不敢。自认为自己还没有到这个境界,可以去谈论它。没有资格,没有胆量,
但它实在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厉害的一本书。它的精彩处太多,所引发的思绪太多。感悟,了悟以及证悟。那么多的感动满溢在心口,急于倾泄而出。于是,今晚,斗胆浅谈一番。
凭我的眼界很难想象出居然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书。用文字。简单明了的表达出如此深奥的思想。初看此书,你会发现很多地方,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的句子,你却如同文盲一般,完全不懂。就算是不懂,你仍然被它的魅力吸引,觉得即使看不懂仍然好厉害。于是看第二遍,看第三遍,等你反复咀嚼了几次,才发现比看起来更深奥,更有意思,更厉害。
故事的一开始是男主丁元英在德国操盘一个私募基金,带领一众外国人宰杀中国股市里的肥羊。此基金的回报率在82%。几乎是屠杀中国股市,于是丁元英叫停。就算他拥有德国永久居留权,他仍然是中国人,
叫停之后,他隐居在古城,他的助理肖亚文委托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女主芮小丹对其照顾一二。肖亚文当时警告过芮小丹,她说
“当你觉得这个人很特别的时候,千万别对这种人动心思,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
丁元英是与这个世界。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人,他的思维跟正常人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又很有道理,他不像人,像魔。归根结底,丁元英是个明白人。
而芮小丹,率真,豁达。活的简单通透。亦是一个明白人。只不过小丹的明白来源于自己的本性。而丁元英则是求证的结果。
两个明白人相遇。相知,相爱,但很可惜,并没有相守。
相爱时,芮小丹问丁元英要了一份礼物,一份关于文化属性,关于得救之道的礼物,符合国法符合佛法,。这个礼物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杀富济贫的神话故事。几个音乐发烧友,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几个能制作音响的农民。在丁元英的手中,短短时间就完成了漂亮的逆袭,KO了当时音响届的掌门人乐圣公司。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以及整个事件的推动节奏,丁元英都事先预料到并有所应对。在这个事件当中,丁元英好似是上帝视角的神,把什么都看的明明白白。算计的清清楚楚。
书的主题是文化属性。用丁元英的话说,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这个礼物是最好的体现文化属性的东西。所以芮小丹说,这已经不是一份礼物,而是一场觉悟。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不过是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是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丁元英都没有冒犯,他只是用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当这个讨论浮出水面时,就是给小丹的礼物,但这又何尝不是给传统观念的一场礼物呢,
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书中的爱情线是干净利落的。而商战又如此传奇,对话则更是精彩绝伦发人深省,
最精彩是与智玄大师的对话。
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 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对此,我深有同感。从来我都不知道自己该信仰什么,在最低谷迷惘恐惧无助的时刻,看着身边同样的人每天每天的或打坐念经或虔诚祈祷。总有几次受不住自身之苦而想加入其中,但就是不能够跨出那一步。阻碍我的,是一种深深的不认同,不认同这种求保佑求庇护的动机和引发这种动机的各种教派,但事实上,我本身对于释道儒非常感兴趣,看过不少此类书籍。痴迷其中的无上智慧。那时的我,总在想,也许是缺少一个契机,一个让我踏入信仰的契机。后来的我,会打坐,会冥想,会念经,但,我所求,是那一刻的心静。别无其他。
丁元英说,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最后,说说书中两种死亡,刘冰的死,是必然的,是文化属性的极致体现,是得救之道的反面教材,是警醒。救世主从来不存在,弥赛亚也只存在与圣经中。从来都是自救者得救。
而小丹的死,则是道法自然的体现。事实上她的人生一直都是道法自然。如果以境界论排名,一定是小丹在前。丁元英在后。因为小丹是自然,而丁元英是道,他的道还没有到自然,所以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丁元英用一场杀富济贫让小丹证悟,而小丹用死亡教会丁元英自然。
每每思考到这里,就会想起北野武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作者让你通篇都以为菊次郎是那个小孩子。被治愈的也是那个小孩子,但是电影的结尾,北野武饰演的中年男子去到疗养院看望抛弃幼年时自己的母亲,那一刻,你才发现,北野武才是菊次郎,他在陪那个小孩子的过程中被打开多年的心结。最终原谅了母亲,也放过了自己。然后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