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家庭教育到底该如何进行?
提到亲子教育,今天切实让我感受了一把。事情是这个样子开始的。因为疫情原因我一个月了才回家一次,这次回家发现整个家里都充斥着火药味,妻子手握戒尺摩拳擦掌,女儿面红耳赤怒眼圆睁,我一进门就打趣到你俩这是在拍武打片么?
结果女儿哇的就哭了出来,妻子也气的坐到了沙发上,看似是谁也不服谁啊。于是这个和事佬就得我来当啦,赶紧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事情很简单,因为孩子的学习而产生了矛盾,事态升级发展到了“动武”的状态。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不能开学,只能在家里上网课进行学习,而这个网络教学就用到了电子产品,不管是每天的上课用,老师留的作业也在网上,这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几率就增多了,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玩游戏、刷视频这些习惯充斥着我们的整个生活,我们大部分人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拿出手机看两眼,何况是一个缺乏自律管理能力的孩子。
孩子一边上网课一边惦记着手机里的搞笑视频,一边做作业还想着那个有趣的游戏,这样下来不仅课没听进去,作业完成效率和完成质量也差的不行。所以妻子就火冒三丈,孩子也愤愤不平,我进家门的那一幕就这样形成了。
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家庭当中都时有发生,也见怪不怪了,但是我们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频繁而又不平凡的问题呢?
不管是在何种时期,特殊时期也好,平常时期也罢,我们要做的家庭教育一定要有一个重要的核心,那么这个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总结一下。
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是一味的为孩子灌输各种知识,为孩子报各种知识提升班,但是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这样的灌输式成长他们过的快不快乐,?孩子的心理健不健康?每天都在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每天都在为了不浪费那昂贵的课时而去上补习班,他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又有多少?学以致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
那你又说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了班,我们不报就落后了。我从来都不反对孩子参加兴趣班,但是前提是要在孩子喜欢的前提下,课外提升班也是啊,要让孩子有精力的前提下去参加。那么孩子怎样才会喜欢学习,怎样才会精力充沛呢?其实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
做家庭教育我们一定要找到家庭教育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做好孩子的性格教育,从小给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信念和价值观,特别是孩子的自我价值上,即便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依然能让孩子保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我认为,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是知识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孩子的性格一旦养成再改可就难了。性格是一个人独特的处事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总称,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决定一个人做或者不做一件事的关键。性格,是行为的指南针,也是人生的基石。既然性格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呢?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那些不喜欢读书、厌学、上课经常走神、抗拒做作业的孩子,大多成绩都不怎么好。这其中的缘由并不复杂,正是因为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或者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当他们一次次地遭到打击,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安慰,反倒是一味地责怪,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感受到挫折和失败多了,他就会失去自信。所以,在孩子遭受挫折时,父母不应该一味的责备,而是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如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一起攻克难题,让孩子明白失败一次不算什么。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也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安排点简单的“任务”来让他完成,让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尝到“甜头”,慢慢的他就会重拾信心。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状况,当孩子有些行为举止在家长看来觉得不放心时,就会立刻喊出“不行”、“不可以”、“你别动”,当看到孩子吃饭时弄得满身都是你会让他乖乖的坐到椅子上,然后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雨后当看到孩子在路边踩水弄得浑身泥巴时,你会及时的上前进行制止并严厉呵斥;当孩子突发奇想把苹果横着切开时,你马上制止并说“用刀危险,你别动”…
我知道小孩子天生好动容易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危险,父母上前制止他们的行为也没有错,只是你在制止他们行为的同时有没有跟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是危险的,应该怎么做才是安全的呢?
不要一味的给孩子发送禁止性的命令,也不要一味的对孩子说“不”,长时间的听到这些话语,孩子会变得不自信,什么事都不敢做,什么事都不敢去尝试,因为他担心又会受到别人的制止。
孩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限制住的不仅仅有他们的行为还有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当中被植入了一种不可能,这种不可能把孩子的信念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让孩子永远都无法冲破。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只对孩子说“不”,我们更应该给孩子的是鼓励和希望,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出孩子的天性,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在家庭的教育中“自律”性其实也相当的重要,孩子对各种事情都处于好奇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学习也很正常,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和课堂纪录的约束下他们还可以安静的上满40分钟的课,到了家里,没有了这些约束条件,自然就放开了天性。
作为家长要及早的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知道自律可以给给他带来的好处,并帮助他制定规则,学会时间管理,设定好奖惩方法,让他明白按照规则执行的话就会得到奖励,没有做到就要接受惩罚。
孩子自律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家长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进行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家长要多关爱、多提醒、多鼓励,这样才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自律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健康的人格,帮助孩子解开身上的束缚,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活出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