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撞上“眼前的苟且”
对于社会上一个小问题的思考。【议论文随笔】
“诗和远方”撞上“眼前的苟且”你是否终日劳累、整日奔波,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呢?
你是否也有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向往呢?
你又是否也全然不顾而奋力追求呢?
高晓松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我想说人生不仅要有“诗和远方”也要有“眼前的苟且”。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活在快速环境,终日忙碌的人们仿佛一下点醒,便开始追逐于属于自己的小清新。当今社会下过于快速,便显得过于浮躁。当人们一旦被一个新事物闯入,并且认可后便趋于偏执,从而从一个恶性循环跳入另一个恶性循环。长期的压抑劳碌下,人们被突然的小清新,在压抑的苟且中一下进入“诗和远方”的无限循环。于是,很多人便开始追求“自我的”“诗和远方”。
在你追求自我的诗和远方后,便容易让周遭的人处于苟且。而你所谓的追求诗和远方,也只是一味偏执。严重来说这就可能导致自私。
徐志摩这个风情万种的男人曾经让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徐志摩自诩先进开放思想在那个封建气息浓郁遗存的时代。他对自由爱恋、自由婚姻义无反顾的追求。于是他也成功做到了——抛妻弃子,达到“诗和远方”。然而那个一心为徐志摩、一心家庭默默付出的张幼仪是否太让人痛心呢?不免令人心酸。“诗和远方”是人们内心所构造的美好世界令,人心生向往。于是乎很多人抛弃“苟且”而追求“远方”。殊不知过程中,不仅伤害了自己伤害了他人,苟且变得渺无,远方变得畸形。
再来看和徐志摩一起厮守的陆小曼为追求所谓自由所谓爱情,于是便超越道德底线:离婚、打胎,甚至付出终身不孕的代价,最终和徐志摩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激情故事或许让人心动。徐与陆或许只是苦苦寻求的美好,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似乎他们的厮守便是诗和远方。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远方却又显得华而不实,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为追求自我远方,而不顾眼前一切的苟且,而使周遭陷入苟且而自己所追求的也已失去其实在意。
不苟且便畸形。
诗和远方是人们的美好向往及欲望所在,如若没有限制那么任其一味发展便陷入困境。
曾经人们都说人不能过于在意眼前的苟且而更需要诗和远方。但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只想着追求未来而忽略了所有所谓追求诗和远方是不能不顾眼前的苟且的。当诗和远方与眼前的苟且有了一次邂逅,碰撞出火花,或许便有实实在在的达到自己的追求。我想也只有苟且的洗礼,才让你的诗和远方。愈显珍贵,人生经历更精彩更有生活气息。
我常常听见很多学生在抱怨当下教育的考试制度抱怨高考的这种制度。于是很多人想要选择背起行囊,对学校挥挥手:“我要去追求我的远方了,所以再见吧”然而后果是什么呢?
10年前,18岁的徐孟男冲着考0分的目标,在高考卷纸上写满了对高考的不满和建议,最终一共考了100多分。落榜告终。28岁的他今年3月下旬要参加人生第二次高考。
其实这些例子很多,你只要打开锁索引擎,输入“高考零分”,便有一大堆。
而我想对这些人说:“你的诗和远方只是你的课桌到你床的距离”,该如何选择在于你自己?
一个眼前一个远方,看似相去甚远,然而我们既要有美好、高雅的追求,也要有眼前柴米油盐的精致,所以我们要学会一种“再创作”让诗远方撞上眼前的苟且。不要总是在效仿那些时候诗和远方的个案吧,毕竟他们或许只是少数。高晓松之所以能够轻描淡写的说这句话,毕竟他有强大的朋友圈,韩寒发声,毕竟他是少年成名。然而世上有几个高晓松、几个韩寒呢?
你去向往你的诗和远方了,于是你全然不顾。
你去向往你的诗和远方了,于是你却要父母苟且了。
追求本无过错,但因为偏执因为义无反顾而忽略眼前,也是不可取的。
经历吧,毕竟总要去趟过眼前的苟且才能遇上时候远方。
让“诗和远方”撞上“眼前的苟且”,让你的未来多一点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