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自己的反脆弱性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反脆弱》
今天开始阅读《反脆弱》这本书。

反脆弱的意思是我们个体、机构或者系统能够从冲击,伤害或者压力中受益。当我们遇到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压力,风险和不确定的时候,能够利用这些负面因素让我们茁壮的成长和壮大。
作者在书中提到,无论是医疗系统,经济系统还是个体,在遇到压力或者冲击时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例如在医疗中,事实上人的机体是有自愈能力的,在一些有限的伤害下,通过自愈能力去获得肌体的反脆弱性,而非刻意得使用医疗条件对人体机能进行干预。
我们要变成一根弹簧,被压的越狠,反弹能力越强。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会变硬?
其实不是心变硬了,而是心变得坚强了。你肯定听到过树木结痂的地方是树体最坚硬的地方,对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当经历过被朋友出卖,被骗子骗,被渣男伤害,工作受挫,婚姻不顺,却勇敢挺过去的人来说,他们的反脆弱性是增强了,因为当再次受到同样的痛苦,甚至比之前更深的痛苦时,他们的弹性更强。
为什么初恋中的两个人最终难以走在一起?在两个人初恋的感情当中,因为不懂得感情,所以在经历挫折或者伤害的时候,容易放弃,陷入痛苦,会难过。而在经历下一段感情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珍惜初恋的那段感情,当时导致分手的理由多么不成熟。而在经历了感情挫折后投身下一段感情时,包容性会变强,更多的选择是接受挫折,并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人经历过感情挫折的时候,心会受伤,继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伤口慢慢的愈合,感情创伤愈合后,人的心就会变得坚强。
就像现在流行的一种主张“我们要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造就了我们现在的强大”。每一次痛苦过后的自我修复过程,都是一次反脆弱训练。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要脱离稳定工作的原因。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工作的稳定,而在于我们有一颗稳定的心态和想要稳定且不愿接受变化的心。稳定的工作会带给我们安全感,但是同时也让我们变得脆弱。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速变化的社会里,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我们要拥抱变化,不断根据变化去调整自己,增强自己的反脆弱性。
所以你看,“小偷”是没有反脆弱性的,他们毕生只练就了一种手艺——“偷”,却没想到败给了“电子化”——无东西可偷,否则也不会在现如今这样的时代里“失业”。
我们或许都听过这样的一个段子:在步入社会之后,我们才发现,曾经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了老板。而当初的那些学霸们却变成了学渣们的员工。其实在这背后是因为这些学渣不优异的成绩,早早的步入社会,经历着不同的职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磨练,经历各种挫折与困苦,抗打击能力强,有迅速调整恢复的弹性,当同样面对困境的时候,他们会比曾经的“学霸”更加能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而这种面对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有勇气面对,更是实践上的有能力去面对解决,因此他们也更容易成功。
波动性、随机性、变化是永恒存在的。训练自己的反脆弱性,才能让自己适应这极速变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