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故事

日记游学小结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64人  遇知音

日记游学第32天:回到洛阳 游学小结

今天是2017年8月16日星期三洛阳晴天

经过近20小时的艰苦旅行,今天下午17时许,平安回到洛阳家中,如此2017暑期父与子的游学落下帷幕。之所以千方百计于今日返回,有多个原因,其中之一是100年前的今天1917年8月16日,也是毛泽东与萧子升结束游学回到长沙的日子。

这次父与子的游学从7月16日离开洛阳开始,8月16日结束,前后总共历时32天。游历了郑州、长沙、宁乡、韶山、湘潭、株洲、井冈山、南昌、赣州、惠州、珠海、澳门、广州等大小共13个城市。重点是湖南到毛泽东的母校开始重走了毛泽东百年之前的游学时到过的宁乡境内的何叔衡故居和密印寺两处。还参观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以及毛泽东元配夫人杨开慧和恩师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的故居或纪念场馆。还到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家乡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这次游学的主题是日记。

一是考察日记。经过实地考察并查询史料证实毛泽东和他身边的人大多写日记。毛泽东本人崇信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写有大量读书日记,他主持工人夜学时亲自写《夜学日志》、他和萧子升游学时写了好几大本几大本详细记载着五县农村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和社会情况的日记,据记载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的五年半时间所写的笔记、日记等手稿就有几大网蓝。毛泽东的同学好友如萧子升、萧三、陈昌、张昆弟、郭亮等大多都写日记,这与他的校长孔昭绶,老师杨昌济、黎锦熙、徐特立、方维夏等的教导及躬身垂范不无关系,当然追溯起来应当与毛泽东唯独崇拜的晚清重臣曾国藩写日记和家书也不无关系。

二是宣传日记。这次游学出发之前特意设计制作了专用文化衫,“日记游学”四个大字颇为引人注目,起程之前还通过网络将毛泽东1917年夏天为好友萧子升读书札记所写序言中的三句话“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制作了横幅,所到之处展拉横幅拍照留念,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暑期游学的学生。在游览过程和乘车途中与人交流多以日记为话题并不失时机向人们宣传写日记的好处并介绍日记研究的新成果和培养写日记习惯的方法。有20多人引起较大共鸣添加微信好友赠阅了日记研究成果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游学受到直接影响的家庭20多个,影响到的游学学生上百人。

三是交流日记。这次游学拜访了《新航日记》作者邱新航先生、《乞讨日记》的作者夏海波先生。特别是还有幸受到宁乡实验中学的陈尚文老师的盛情邀请,在他位于滨江国际城小区的家里住了整整5天时间。陈老师是创新日记教育的发起人和践行者,曾设计了《创新日记本》发行了多个版本共有4万多本,还申请获得了国家专利。陈老师多年前就通过网络取得了联络,去年曾参加首届日记文化座谈会并发表了《创新日记教育——直通幸福成功人生的阶梯》。这次重逢相聚是日记知音之聚,彼此详细交流了在研究和推广日记教育的酸甜苦辣。对日记事业之意义产生高度工作共鸣,对日记教学难在坚持也有一定的共识。

日记事业任重而道远!

三句话也应该刻成石碑让家喻户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