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僻,如何治愈?
开学快一个多月了,像很多在家里一整个假期被家长嫌弃得体无完肤的大家一样,我几乎是蹦着跳着开心无比地离家上学。
假期间妈妈恨不得把我赶出家门,为了让我找朋友进行社交活动。“出去找找朋友吧,多和别人相处,宝贝你现在这样太孤僻了。”我微微一怔,孤僻,细细想来好像真是。大概是身为人母能够从深了解孩子吧,虽然不严重,妈妈还是觉察了我内心深处仍逗留的小小孤僻。
我从小便是有些孤僻。
小学低年级时期,孤僻尤甚。下课铃声往往是我的噩梦。小孩子一般都是活泼、爱玩闹的,永远随着铃声欢笑着奔出教室,像炸窝的蜜蜂,每个课间操场上都热闹无比。教室里没人,除了我。从打铃下课到再次打铃上课,我都在座位上。一直如此。一天,三两个女生突然跑进来,“一起去玩吧!我们在玩……。”“不,不去……”,说实话我被她们的热情吓到了。
她们直接拽着我去操场,很突然,力气很大,几乎把我架起来,奔跑。我摔倒了,还被拽了一小截路,现在膝盖上仍有那个时候的疤痕。
我是在妈妈任教的小学里念书,后来才得知,是妈妈让那几个女生陪陪我,带着我融入大家。
我是学校里老师的孩子,这种角色在当时的同学眼中似乎很特殊,可以自由地出入教室办公室,随便到妈妈的高年级班里听课,在食堂吃早餐不用排队不用付钱(妈妈每天都会跟食堂阿姨打好招呼在下早自习前煮好我的早餐,并且帮我付好钱。或许算是一种变相溺爱?)。
不自觉的,我身边会自动聚集一大堆围着我笑笑闹闹的女生。我没做过什么努力,没尝试过怎么去跟别人交朋友,怎么相处,怎么一起玩耍。所以当看到短发潇洒开朗的女生时,我不敢上前说话;当看到温婉白净可爱的女孩时,我害怕上前交流。其实我很想和她们接触,我很渴望友情。不过这也是当年了。
我记得妈妈言辞恳切的让我多与人接触的话语,我在努力,变得阳光,变得主动;我在学习,学着沟通,学着融入。融入并且享受孤独,而非孤僻,这才是正确的吧。
随着年龄增长、环境改变,我现在大抵算得上阳光向上、正常社交了。
如今我在离家三千多公里的异乡上大学,不像一些不习惯住校的小女生还想家,我高中就住校,很习惯。我成天实习,写论文,不再像中学阶段,每天喋喋不休地跟爸妈讲述今天班里谁和谁在一起了、我回答上了老师的什么问题、校园广播里播放了哪首音乐。
而那个南方的小镇,以及那些与它紧密相连的我的记忆仿佛也飘远了。
我染了发色、和朋友撸串喝啤酒、获得奖学金云云,都不跟爸妈讲了。我是个坏孩子吗?不是。又或许是。一个长时间不跟家里联系的坏孩子。
昨天夜里忽然收到妈妈的微信,“中秋快到了,想吃什么味的月饼,我给你寄。”如果什么东西能够突然让你找回自我,泪流满面,那便是来自故土的简单质朴的爱吧。我心底的南方,裹挟着浓浓暖意,一下一下叩击心门。
“鲜花饼[笑脸]”,我回道。
我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不知道今夜会不会想东想西伤心落泪,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奋力地往前走······但是我知道我会继续大胆地去与我想接触的人接触,打招呼,微笑。小小的孤僻藏在心底,或许,在不知不觉间,它早已被妈妈的爱冲淡了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