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上面这首是李白接到唐明皇诏书时写的。李白曾三次到长安,第一次二十七岁,正意气风发,满怀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理想到了长安。结果到处碰壁,被冷落。沦落街头,跟些所谓游侠小混混们混了一段时间,失望地离开长安。不但没见到皇帝召见,连个小官都没做了。第二次进长安就是写这首诗时,这时李白已经四十二岁。这次去长安沾他的道友元丹丘的光。
李白慕仙爱道,道士元丹丘是李白的道友和好朋友。两人很谈得来,友情深厚。唐明皇有个妹妹,玉真公主,也是修道之人,她听到元丹丘的大名后,把元丹丘招到身边,元丹丘就向玉真公主推荐了李白,公主又把李白推荐给皇帝哥哥。这样李白才得以被召。
李白第一次到长安路上被好友孟浩然做媒,入赘到许家,入赘在现在还是男子迫不得已,在当时更是件抬不起头的事。不知道李白是落魄无奈?还是想借助许家的人脉(许家做过宰相,也是名门望族。),李白和许氏生了一儿一女。做了十来年夫妻,这十来年其实李白有一多半在外游历。后许氏病死,他在许家待不下,领着孩子到到山东投靠一位族叔。
在山东他又结婚,这次结婚纯粹是为了给两个孩子找个保姆,有人照顾孩子,以便他出游无牵挂。但这个老婆很“俗”,看不上你是什么诗人,名人,只看到你是寄人篱下,只会喝酒游玩,不务正业,穷困潦倒,所以对李白经常给以白眼和冷嘲热讽。李白肯定生活的很压抑憋屈。就在这时皇帝诏书来了,可想而知李白那个高兴啊,估计高兴的比“范进中举”都过之无不及!从上面这首诗里可以感受到那快乐和得意,真是扬眉吐气啊!敢在家里大声呼喊杀鸡要酒了,把老婆比作汉朝朱买臣的老婆。大家都熟知朱买臣休妻故事,有这个戏曲。朱买臣也是书呆子,只知道读书,不干农活,不经商,家里穷的叮当响,所以老婆天天骂他,还不给他做饭,最后老婆逼着他写休书,跟他离了婚。后来他一朝被皇帝征用,做了大官,然后衣锦回乡。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写活了李白的得意快乐发狂的样子,高兴发狂的跟个孩子一样率真可爱。
的确这次到长安真的风光一时!唐玄宗宴饮游玩时经常把李白带在身边,封他为翰林待诏。李白的理想是治国安邦,而唐玄宗可不是这样想的,他需要的只是个能写诗助兴,像汉朝司马相如那样的文人,在宴饮时写首诗歌凑趣,唱唱,在游玩时写篇赋给他歌功颂德一下。所以李白由开始的踌躇满志的兴奋,到无所事事的失落,然后苦闷地开始喝酒,经常烂醉如泥。杜甫“酒中八仙”诗里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是写唐玄宗一次在船上游乐高兴了,想让李白做首诗助兴,可是李白已经在岸上喝醉了,死活把着酒壶不放,赖着不上船。李白越来越觉得自己只是皇帝的一个优伶,根本没想让自己参与政事,理想破灭,就越来越不配合唐玄宗,行为越来越荒唐。他的脾气个性让他跟皇帝身边的人,以及皇帝近臣们处不好关系。这些人就在玄宗前说他的坏话。玄宗对李白估计也没新鲜感了,最主要是李白待在长安,做这翰林待诏做的郁闷,没劲。所以李白主动辞职,玄宗也没怎么挽留,客气了下就赏赐了不少金银放李白走了。
等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又垂头丧气回家来,最终还是做了个蓬蒿人。但是,虽然在仕途上他是“蓬蒿人”,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在灿烂的唐诗里,他却是位仙葩!在诗歌的夜空里是颗最耀眼的明星!一个最浪漫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