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思考与长线思维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
分享
短线思考与长线思维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十一
摄影家与摄影人
都是拿相机的人,为什么有的人称为摄影家,有的人称为摄影人?
摄影家是在摄影的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这种建树,指摄影人以自己的思考,用摄影这种语言,在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了清晰、完整地表达。至少,他们是这个领域的方家,他们有几组和几个系列的过硬影像,他们精通技术,懂得得与失的关系,在自己关注的题材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考是独特的,他们的影像不追潮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那些偶尔撞大运拍到几张好照片的人,那些没有下功夫拍照却四处卖弄的人,不管如何声嘶力竭地说自己是摄影家,却被真正的摄影家所不耻。
拿相机拍照的人,都是摄影人,却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摄影家。
聪明人的短线思考
生活中,聪明的人多,大智慧的人少,摄影圈概莫能外。
聪明的人,总想用最少的时间,用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利益和声誉。所有陷入传销圈的人,都是这类聪明的人。摄影圈内,今天这个山头威风,明天那个山头热闹,这段时间这个题材好,过段时间那个风景好,聪明的人,总是被忽悠参团集体外出拍摄,他们被组织者许诺可以短期内成为高手,一年半载可以成为某某协会的会员。
也有聪明的摄影人,眼睛盯着摄影赛,见到某一类技法和某种图片获奖,立即模仿,很快也能在这儿获奖,在那儿入选。
还有一种摄影人,将眼前利益看得太重,有一点好处的事,拼着命去干;没有立即回报的事,打死也不会去拍。
聪明的摄影人,只进行短线的思考,着眼点只在当下,从没有想过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自己拍摄的图片意义何在。
老实人的长线思维
投机,需要能力和运气。投资,需要实力和思想。
摄影圈内成功的人,老实人占绝大多数。他们以自己独立的思考,加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持之以恒地进行拍摄、编辑。他们的头脑中,长线思维随时占据着,他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和声誉,舍本逐末。他们像投资事业般经营着自己的摄影事业,而不是兴趣所至或附风颂雅。
长线思维,纵深思考和横向思考同等重要。纵深方面,需要从切入主题开始,搜集资料、制作方案、沟通联系、拍摄、采访、编辑、回访、补充、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类似的循环,历经数年或数十年才能完成。
社会纪实摄影是关于人的摄影,时间是封存岁月的利器。长线思维,以年为计量单位,将主题放入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去衡量,会有新的思考和关注点。最终,用长线思维,可以将一个主题贯穿一个摄影人的人生。
聪明人,拍到的只是一些图像碎片,这些图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联系极其松散。
用长线思考的老实人,拍到的也是一些图像碎片。不同的是,这些图像是一系列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图片。
瞬间击中与持久回味
观看影像,总有一些东西可以瞬间击中人,让观者被吸引。
色彩、形式、技法,没有类似实地观看经验的人,会被这些东西击中,但想去认真地看个究竟时,发现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而有些图像,让你不但被瞬间击中,还会让你驻足品味,也能让你持久回味。这些图像,其中包含了很多秘密,当你看透一个秘密后,又能找到新的秘密。当时代变了,你又能发现未曾注意的秘密。当观者变了,也有新秘密被发现。秘密是什么,因观者而异,因时间和地点而不同。
表象冲击与深度共鸣
图像都是表象,与现实的距离却因图不同。
追求表象冲击的图像,以新、奇为目标,总是用新鲜的技法,不常见的器材、令眼球惊悚。当你想认真地在这类图像中去获得信息时,却发现失真过多,令人失望。超广角、鱼眼、超长焦、爆炸变焦、追拍,大光圈虚化,动感模糊,多次曝光等,都是制造表象冲击图像的好办法。
真正的好影像,能让人产生深度共鸣。把自己当作人,把被摄对象当作自己,再看影像中的被摄对象,能令你深度共鸣的,一定是共同的人性。如何在影像中将人性凝固,是对摄影师的挑战,只有极其出色的摄影师,才能做到。
制作表象冲击,容易,用一种或几种摄影技术,就会令门外汉投来无数的掌声。
让人深度共鸣,很难。没有真正的观察,没有独立的判断,遇到了也会错过。我们的日常观看都是选择性观看,所以才视而不见。
时间沉淀一切
摄影人,是愿意赢得眼前的鲜花和掌声,还是愿意赢得未来长久的回忆和尊荣,与今天的思考有关。
可以做聪明人,但不要做只顾眼前的聪明人,要做具有长线思维的聪明人,最终,时间沉淀一切,你会成为具有智慧的人。
可以玩花招,可以捞名利,要明确分辨是为谁而拍。为别人而拍,迎合顾主无可厚非,但一生都在迎合顾主,自己算个什么东西。为自己而拍,你有过长线思维吗?你想过如何才能拍摄出让人持久回味、产生深度共鸣的图像吗?
金字塔都有很稳的基座,每一个流传甚广的摄影名作,都是摄影家一生的积累。别指望懵了一张或几张照片,就称自己为摄影家。
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会沉淀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