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更像是一个人的清欢
斜倚着微凉的栏杆,汕头的秋天虽是闷热的,但深夜还是会有微微的秋风侵入心口,听着渐行渐远的汽笛声,莫名的孤独涌上心头,为这独行的火车,为这凄美的夜晚,抑或是为这半明半昧的月色?
林语堂先生曾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孤独,容易让人多愁善感,却也容易使人真诚如水。孤独面前,每个人都只是肉体凡胎,赤裸裸,没有一丝丝隐蔽,没有一点隐瞒,都是最真实的自己,孤独是最称职的告解师,没有什么能比孤独更能让人豪无预警地卸下心房,敞开心扉。人是感性的,而孤独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的聚合体。在自我的时空里,孤独者颇能以一种澄明的眼光来看待你我他,从独特的视角衡量是与非,镇定自若地面对问题,是孤独者特有的天赋,他的双眼能够包容整个世界,他的耳朵能聆听所有的声音,他的内心能平和地感知每一股骚动,平心静气地拥抱一切的一切,在朦胧的月光下,谱写一个人的夜曲。
人,是惧怕孤独的,可孤独却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而消失,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从事的职业分工不同,自然不能渴求每个人在你的身旁陪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渴望父母常伴你左右,可你总要成长,总要一个人学着去应对生活给予的林林种种,生活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终要学着一个人……这才是生活。你期望亲朋好友围绕身旁,可她们也有自己的圈子也有应承担的东西,怎能期望她们伴你身旁呢?
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全宿舍就你一个外地人的感觉,就是无论周末还是放假你都是一个人空守着诺大的宿舍,有时候安静地连轻轻呼气的回声都可以听得到,一个人的时光,想家,想最亲近的朋友,但这些时候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过来的,也慢慢觉得无所谓了,有没有他人的陪伴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这过程少不了心酸,但对于改变不了的事情也学会去接受……。而在这样的时期里,最大的收获便是,一个人学着去独立,享受独处,一个人面对半自由半束缚的生活给予的鸡毛蒜皮一个人独自地消化酸甜苦辣,开头虽苦,过程五味杂陈,但结果是美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不知是因为在乎的东西多了,还是在年龄的裹挟下学着假装成熟,看似成熟,实则内心还是稚嫩,也渐渐害怕一个人,害怕走在街上,一个人时,他人投来那种不可言喻的目光,渐渐地为了合群而合群,就是为了躲避“孤独”。
于是,我们慢慢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或有意义抑或是没意义的场子,奔走一场场热闹,在觥筹交错间,推杯换盏时,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酒阑人散后,剩下的只有空虚落寞。
最后经历过一些事,学会正确审视自己,不那么在乎他人的眼光了,才恍然发现,其实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他人的看法对我们是没什么意义的,甚至有时候你如果一味地在乎他人的看法,盲目地迎合一些不适于你的群体圈子,最终身心疲惫的是你,过得浑浑噩噩的是你,而这些对于他人,是无关紧要的,而我们人始终要脱下伪装,学会享受孤独,与自己相处。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对啊,既然是难于逃脱的东西,何不学着去接受它呢,以前吧,每每看到朋友圈里旧时的好友相聚甚欢,满心羡慕又觉得心酸,但现在,看到这些画面,更多的是觉得:“嗯,挺好的”,没有过多地在意更没有过多地去解读。正所谓是:“孤独只是一时的消耗品,支撑起整个人生的是孤独。”
中秋节临近,不知为何今年特别想吃月饼,可能想的是那份情怀吧。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岁月,而一生无论跻身多少热闹,看遍多少繁华,终将抽身出来,独自枕着岁月细数似水流年。
孤独,是一生的课题,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