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兴趣没变成职业
安静 周国平 著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3(2014.11重印)
我早就不以发表来估量我的写作,更不以写作来估量我的生活了。1
结束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从今晚开始,准备读周国平的《安静》,这也是今年我读的第三本书,而现在已经四月底了,平均下来一个月还没有读完一本书——还好自己早已不按读书量来规定自己,就像周国平说的“我早就不以发表来估量我的写作,更不以写作来估量我的生活了”。
不过实话说,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对我而言,目前也只是阅读我可以这样说,在写作这一方面,我还没有达到周先生的“境界”,也就是说,我现在读书算是比较自由了,但对于写东西我还是比较“世俗”,还是追随着小时候的梦想——希望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
小时候一直到现在,自己都有一个作家梦的,这个梦想可能还早于教师梦,甚至比教师梦更来得强烈——可能是因为教师的职业属性多一些,而作家的兴趣属性多一些吧,当然现在他们在我心目中没有高低之分,甚至这种所谓的职业与兴趣属性的界限也没有那么明显了:把职业当兴趣,把兴趣变成职业,这是我理想的状态,如果能做到其中一个,我觉得都是人生的幸事!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先生那样,把职业与兴趣很好的结合。周先生是哲学家也是作家,现在好像还在社科院工作,不过现在他的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个人自由”,我了解到的是,他现在每天还会从家出发,步行去工作,而工作内容也和读书写作有关,基本上实现了兴趣职业化、职业兴趣化。但是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我算比较幸运的,自己虽然没有能当一个职业作家,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也是和书打交道的,可以说也是兴趣的“半职业化”吧,且这个职业还能提供给我基本的生存所需和以后养家糊口的稻粱,并且还让我有闲余时间读读书写点东西,我觉得目前的状态也算是平衡兴趣与职业较为理想的选择吧。
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现在正在做着与兴趣不相符的职业,我是觉得,兴趣职业合二为一固然很好,但是做着一份自己不讨厌的工作,同时更重要的也不放弃自己的兴趣,也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可能从另外一层意义上看,你的人生还更加多样丰富一些,也算是另一种收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以上记于合肥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