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收获(一)
很久没有晚上坐火车了,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夜景,阵阵凉风习习吹来,旅行之路越发显得惬意舒适!近三个小时的车程,看一本书时间略仓促,看看“得到”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虚与实
打开“得到”立刻被罗胖精选中“得到,必先放弃”篇所吸引。文章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来告诉我们选择的智慧:你什么都想要,你就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只能要一样。
就拿价值与估值来说!达里奥说过: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价值是实的,价值是能力的体现,是只有你自己知道的;而估值是虚的,是没有衡量标准的,来自于别人对于你的判断。所以,你选择了价值,就不要在意估值!
有失才有得,我们的精力有限,面面俱到只会使我们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对于未来,我们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放在夯实“实”上来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优势。
你需要懂点社会想象力
本周的何帆读书介绍了赖特.米尔特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讲到: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受到特定的社会结构影响的,而特定的社会结构又是跟历史密不可分的,所以要想洞察人生,必须要研究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
樊登读书会有一期解密人类为足球疯狂的原因,很有意思;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为足球而疯狂的原因不是为了利益也不是为了追星,而是人类的天性使然;追根溯源,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喜欢狩猎;而,足球比赛就具备狩猎的元素:追逐、合作等;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四年一次的全球足球盛宴。
可见,每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突发性的,往前探索一定能找到其因,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因与果总是息息相关的。这告诉我们,你要是想理解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把自己定位在所处的时代。你要想理解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搞清楚所有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你要想理解身处的社会,就必须理解跟你不一样的那些人。
就拿自杀现象来说吧,社会学大师涂尔干发现,在不同的群体自杀率差异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一个人与社会的整合程度越低,其自杀的倾向越高。
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这个人越离群索居,与社会的整合度很低,那么这个人自杀的可能性越大。而一个在世间有诸多牵挂的人,是不容易自杀的。
所谓的社会整合,也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内部的紧密联系程度。
也就是说,一个人与社会链接的越紧密,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小。那么如何扩大我们的影响圈,提高与社会的整合度呢?以下方法值得一试:
(1)以书会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2)注意沟通技巧:鼓励与倾听;
(3)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把注意力放在成长、真爱(事业、父母、爱人)、放在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上去。
总而言之,想要过上一种更为自觉而清醒的生活,都需要培养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
“生命不息,践行不止!”我在不断的反思改进自己,力求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暑假的践行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keep,早起,学英语....每一天都有收获,我已爱上了这种生活!
思绪还在蔓延,车子已在目的地停留,踏出车门,看着深夜仍在忙碌的人们,不禁感叹:成长之路,你不孤独!愿每一个成长路上的“行”者,成长有方,遇见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