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经典小说《琉璃瓦》人物描写分析
《琉璃瓦》是张爱玲的经典小说。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触。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简直就是一副水彩画,每一处落笔都各有千秋。
先瞧瞧张爱玲对长的好看的女孩的看法——紧跟时代潮流,各时期有对漂亮脸蛋的不同看法,却又各自有各自美的特点,不落俗,不献媚。
“果然,姚先生大大小小七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说也奇怪,社会上流行着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鹅蛋脸。鹅蛋脸过了时,俏丽的瓜子脸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脸。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的译笔照样给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样。姚家的模范美人,永远没有落伍的危险。亦步亦趋,适合时代的需要,真是秀气所钟,天人感应。 ”
这三种脸蛋:古典鹅蛋脸、俏丽瓜子脸、洋气大眼睛,一个个美得如进了花园似的,牡丹芍药山茶茉莉,百花齐艳各自芬芳。最后来一句“秀气所钟,天人感应”这两个超凡脱俗的成语,恰到好处总结了姚家女儿们的美貌。
大女儿琤琤
“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淡白的鹅蛋脸,虽然是单眼皮,而且眼泡微微的有点肿,却是碧清的一双妙目。”
闭上眼睛想想,青狐大衣里面一件泥金锻短袖旗袍。这泥金是什么意思?我查了查百度: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网上查询的泥金色图片都比较赤黄,偏暗一些,没有金灿灿的耀人眼,只有尘埃落定入黄土大地的感觉。后面一句比喻“人像金瓶里的一支栀子花”,就明了了,就是泥金器皿的花瓶,装着一只微微淡香气的小花。这花是——“淡白的鹅蛋脸,碧清的妙目”。
这青狐大衣泥金旗袍里包裹的,竟是这样一副好皮囊。虽是单眼皮,却是妙目,还是碧清的。啧啧,瞧瞧这功力,两个词语可是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又碧又清,碧玉般清澈。妙目妙语,两个字可比拆开说美妙的眼睛有内涵、有韵味多了。
二女儿曲曲
“他的次女曲曲,更不比琤琤容易控制。曲曲比琤琤高半个头,体态丰艳,方圆脸盘儿,一双宝光璀璨的长方形的大眼睛,美之中带着点犷悍。”
“体态风艳”丰满艳丽,张爱玲能用两个字浓缩的绝不用四个字解释,用尽了中文言简意赅的特点。“方圆脸盘儿,一桩宝光璀璨的长方形的大眼睛”,想想首饰店的那些珠光翡翠的耀眼程度。这宝光璀璨本来是形容珠宝的,放在这里形容一对儿大眼睛,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侧目,注意到这高半个头体态风艳方圆盘儿脸上那一双亮晶晶的珠宝。
外表的描述里或多或少都透露着性格。铮铮是小家碧玉型的,所以碧清妙目栀子花,而曲曲颇有些侠女风范敢作敢当,所以“美之中带着点犷悍”。
三女儿心心
“隔着她藕色镂花纱旗袍,胸脯子上隐隐约约闪着一条绝细的金丝项圈。”
“心心把头发往后一撩,露出她那尖尖的脸来。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红到鬓角里去。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
仔细看这藕色的镂花纱旗袍,藕色近似皮肤的颜色,并不是非常抢眼。镂花纱的材质隐隐露出金丝项圈。这心心的穿着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正如其人——表面不想过分出众,却心底暗暗的希望能有人欣赏。“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红到鬓角里去。”被父母探究到心思,竟然是这样的羞涩。“乌浓的笑眼”不是笑颜,也不是笑容,是笑眼,简单到极致浓缩的精华再一次使用出来。“乌浓”这个形容词我在网上查不到意思,估计是张爱玲自己发明的吧,比起浓厚的,在发音上唇齿间竟然有糯糯的奶糖咀嚼感。 “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这半句话里一口气连用了好几个比喻不说, “溅”和“凝”两个动词的使用不仅突出了笑容的连贯性,让脸庞和眼睛也活灵活现起来。
这些精雕细琢的遣词造句,一方面可见张爱玲对词句的反复琢磨,甚为用心,另一方面恰到好处的使用可见张爱玲的功力,非同一般。
据此可见,好好拜读一番张爱玲的小说,对人物的描写一定会有飞跃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