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六十四)
今天要说的笑话是《贽礼》,先发原文:
广文到任,门人以钱五十为贽者,题刺曰:“谨具贽仪五十文,门人某百顿首拜。”师书其帖而返之,曰:“减去五十拜,补足一百文何如?”门人答曰:“情愿一百五十拜,免了这五十文又何如?”
一个国子监教官到了任上,一个学生拿出五十钱作为见面礼,并在拜见的名帖上写:“恭谨地准备见面礼五十文钱,学生某磕一百个头拜见老师。”教官在学生的帖子上写了几个字并递还给他,上面写道:“减去五十个磕头,补足一百文怎么样?”门人回答道:“情愿磕一百个头,免了这五十文钱又行不行?”
唐玄宗天宝九年国子监设广文馆,设置了博士、助教职位,带领国子监学生们学习,类似于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带领硕士生(不过当年的学生们是考进士从而当官的,和现在不一样),在当时广文馆的教官们是在清水衙门的散官。明清时国子监下的教官也是如此,薪俸微薄,因此称自己为“广文”。这个笑话是在讥嘲这些教官们的寒酸从而贪小便宜的。清朝时没有现代这样的货币体系,货币价值并不稳定,不好和现在的钱进行换算,但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姑且将一文钱看做是现在的一块钱。国子监教官新到任上,一个学生第一次拜见,按照当时的习俗要给见面礼,就送了五十块。教官嫌少,就着学生名帖上的客套话让他加钱,给一百。那学生不肯,说宁愿写上磕一百五十个头,这五十块也免了吧。
这里插一句,网上和实体书上很多翻译都说学生的给老师“学费”,其实所谓“贽礼”是见面礼,当时的习俗如此,现在也有不少家长给老师包红包。学费叫“束脩”,那些翻译是错的。
一百文在当时不算多,但明清时对官员实行低薪制度,作为当时不入流的公务员的教官工资更是低。教官新上任时学生拜见往往会给见面礼,这是当时的教官们增补收入的好时机。那时的文人当上有实权的官后除了俸禄外有很多外快,实际上不缺钱,就看不起这些清水衙门教官,编排笑话来讥讽他们。现在的教师工资也不算高,仅能养家糊口,而且不能像古时候那样收红包挣外快,社会上就对教师们出现了一种偏见,认为老师都是很斤斤计较和吝啬的。也许,这种刻板印象是古已有之的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