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庄子

《庄子·至乐》今译(原创)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梵高遇见佛

你真的快乐吗?

你真的活着吗?

你所做的,究竟是什么?真的有意义吗?

你在逃避的,究竟是什么?

你执著追求的,究竟又是什么?

你说要求安稳,你的心真的安定了吗?

你说要断舍离,你究竟要舍弃什么?

你总说喜欢,你真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

你总说不快乐,你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吗?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追逐功名利禄,无不妄图青春永驻。他们喜欢安逸的环境,贪图口腹之欲,追逐浮夸时髦,执迷于一时的赏心悦目;他们鄙视没钱没权的人,鄙视不幸患病的人,鄙视名声不好的人;一旦稍稍感到不安逸,抑或想吃的没吃着,想穿的没买着,想看的想听的一时错过了,他们就会苦恼不已;如果得不到这些,他们就会一直忧虑,一直担惊受怕。这种活法,实在愚蠢。

有钱的,日夜奔忙,劳形费神,拼命赚钱没命花钱。这种活法,实在伤身。有权的,夜以继日,殚精竭虑,耗尽心思只在算计。这种活法,实在费神。人的一生,烦恼常伴始终。说是长寿的人,但已活过了漫长岁月,年老了,昏聩了,神志不清,自己也苦恼,他人也嫌弃,求死而不得,这是多么痛苦!这种活法,已经不能算是活着,至多是苟延残喘。

敢于舍生取义的人,虽然为天下所称颂,但却实实在在丢了性命。这种做法,我不知道是对是错。要说对吧,他却实在误丢掉了性命;要说不对吧,更多的人的确因他获益、因他得救。老话说得好:「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昔日伍子胥力谏不退,身受其害;话说回来,如果他当时退让,也就没有伍子胥后世的名声了。这样看来,世间种种是非对错,实在说不清、道不明。

如今世人孜孜追寻的所谓欢愉,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能从中感到快乐,或者不快乐。我只是看到世人追寻欢愉的模样--趋之若鹜,狂热执著,不死不休。世人都说从中感到了快乐,我只觉得这既说不上什么快乐,也说不上什么不快乐。世上真的有所谓“快乐”吗?在我看来,“无为”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俗之人对此怕只会嗤之以鼻吧。

所以,结论是--

至高的快乐,就是无忧也无乐;

至高的声誉,就是无求于声誉。

世间种种是非曲直,往往说不清、道不明。既如此,不妨以“无为”心境去体察世事,这样便不再会执著于一时一地的是、非、曲、直,这样便会获得一种大时间、大空间的视野,这样才能明辨是与非。世间种种执著追寻,只有以“无为”心境去感知至高的快乐,才是正确的活法;只有这样活着,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现在,请听我说说什么是“无”:

天空因“无”而云淡风清,大地因“无”而厚载万物。正是因为天和地本性皆“无”,才能两相融合,于是包罗宇宙,于是化生万物。

世界初始,本无一物,只有一片混沌空虚的“大道”。看似空无一物,实则一股股能量乱流充盈其间,它们在这空境中肆意奔流、冲撞、聚合、崩散、再聚合、再崩散;在一片混沌之中,孕育生命的秩序和元气勃然欲出。这就是“无”,这就是“道”。

某一刹那,机缘巧合,本来横冲直撞的一股股能量乱流,突然间有了共振,有了和谐,形成恰如其分的排列组合,于是有了秩序,有了天地的元气,这是万物的伊始。这就是“有”,“有”生于“无”。

再之后,天气元气弥散,生命秩序演进,于是有了万物。这就是“有”生万物。

请君试观此图,或可证得上面庄子之一二

庄子丧妻,鼓盆而歌

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前去吊唁。到了,却只见庄子叉着双腿,坐在地上,手敲木盆,放声高歌。

惠施看不下去,对庄子说:你的老妻也算跟了你一辈子,辛苦养育孩子,操持家务,如今她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反而敲盆高歌,你这也太过分了!

庄子说:不对。她刚去世时,我何尝不是悲痛欲绝!不过之后我细细想来,她出生前,本来也没有“她”这个生命;不仅没有生命,本来也没有生命的雏形;不仅没有雏形,甚至本来也没有生命赖以诞生的天地元气。宇宙鸿蒙最初不过是一片混沌空虚,逐渐演化才有了天地元气,这元气逐渐演化才有了生命的雏形,这雏形逐渐演化才有了生命和万物;现在她的死去,不过也是这演化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一样的。现在我的妻子将要安卧于天地之间,与大道同生同在,我不唱歌欢送,反倒嗷嗷哭送,这实在是不懂大道啊!想到这里,我也就不再悲伤了。


鬼蜮观道

支离叔与滑介叔结伴来到位于昆仑之墟的幽冥地府,一路徘徊,终于到了上古轩辕黄帝的陵墓所在之处。他们要在这里观察万物的生死轮回,感悟大道的周转流变。

突然,滑介叔的左肘上长出来一个恶瘤,他眉头微微动了一下,似乎流露出厌恶之情。

支离叔问:你在为瘤子这苦恼?

滑介叔答:不是,这有什么可为之苦恼的?生命也好,身体也罢,不过只是造化流变的一时形态而已;推动这造化流变,化生万物的根源,不过只是如尘埃般充盈天地的元气而已。死和生,本来就像昼夜交替,不过是大道轮回而已。况且,你我正为观察造化而来,这造化恰巧就落在我身上,正好仔细观察,我又有什么可苦恼的呢?


庄子梦骷髅

庄子去楚国,路见一骷髅头,人形尚存。庄子用马鞭敲了敲骷髅,盯着它问道:你是怎么死的?是只顾贪图享乐伤身害了命?是遭受亡国兵祸,死于刀剑之下?是做了什么不堪之事,无颜再见家人,自尽于此?是冻死的?是饿死的?还是说,你只是年纪大了,寿终而正寝?

问罢,无答。庄子拿起这骷髅,枕着睡去了。

夜半,骷髅来到庄子梦中,说:听你说话,像个善辩之士。你先前说的那些,都是活着的人才要考虑的事情,死了也就没这些烦恼了。我给你说说死了是啥滋味,想听听吗?

庄子说:好啊。

骷髅说:死了好啊,再也不用守那君臣之道,再也不用终日劳碌,自由自在与天地同在,就是给个皇帝做,也比不上这快乐!

庄子不信,问:我请司命之神把你复活,还你血肉身躯和前世记忆,你愿意吗?

骷髅深深皱起眉头,一脸不屑:放着眼前的皇帝不做,回去受那人间劳碌之苦,怎么可能?


颜渊之齐与鲁侯养鸟

颜渊东去齐国,孔子面有忧色。子贡见此,不顾众人宴饮正酣,推开身前的案几,走到孔子面前说道:学生有事请教,请问颜渊东去齐国,老师为何面有忧色?

孔子答:

你问的好啊。齐国丞相管仲曾说过「橱小不能挂长袍,绳短不能汲深井」,对此我是深以为然啊。这就是说,万物禀赋个性生来就各不相同,这本是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任何外力也不能改变它。如今颜渊东去,只怕他必定会跟齐候说那些尧、舜、黄帝的大道理,还有那些燧人氏、神农氏的言论。但齐侯他根本不懂得这些啊,他听了之后只会暗自困惑,苦苦思索,苦思而不得,最后就会迁怒颜回,甚至杀了他。

难道你没听说过“鲁侯养鸟”的故事吗?昔日有一海鸟飞到鲁国国都郊外休息,鲁侯命人把它捉到宫中,供奉于太庙,日日喂它饮酒,给它奏“九韶”雅乐,还把用作"太牢”祭祀的牲畜给它作为食物。这鸟哪受得了这般“款待”?它日日目眩神离,面有忧虑,叫声悲戚,一块肉不敢吃,一滴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鲁侯此番作为,是按自己的习性在养鸟,而不是按鸟的天性在养鸟啊。按鸟的天性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之中,游戏于沙洲湖泽之处,啄食泥鳅鱼虫之食,与群鸟结伴天际翱翔,从而使其自由自在地生活。鸟听见人声都避之不及,难道还会喜欢丝竹管弦的喧闹吗?“咸池”、“九韶”这样的大雅之乐,如果放到山野湖泽间去演奏,群鸟听见了会即刻飞走,走兽听见了会即刻逃跑,鱼儿听见了会即刻潜游躲避;只有人听见了,才会循声觅迹,相聚而来。鱼在水中能活,人溺水则会死。

正因秉性天赋不同,万物所好恶也各自不同。正因为秉性天赋不同,万物的处世之道也各不相同。世间万物各有其名,叫什么“名”,就要契合什么样的天性;只有按照契合各自天性的方式生存,才符合天地大道,万物因此才能自在而逍遥。


列子与骷髅

列子出游,正在路边休憩充饥,骤然在蓬草间看见一具百岁骷髅。列子拨开蓬草,指着骷髅感叹:只有你我两人知道,你并不是真的死去,而我也不会一直活着。你真的为死去而感到悲伤吗?我又真的为活着而感到欣喜吗?


万物生

世间万物,皆源自“无”。“无”,没有形迹,充盈宇宙,遇到上升的水汽,则化生出“有”,于是细雨落下,如一张空濛的网,罩向天地世间。“有”,落在水岸河滨,就化生为水藻和浮萍;落在高山之巅,就化生为车前草。车前草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在粪土之上,则化生为乌足草。乌足草的根,化生为地蚕;乌足草的叶,化生为蝴蝶。蝴蝶接着化生为虫,生在灶下,样子如蜕了皮似的,名为鸲掇。鸲掇过一千天变为鸟,名为乾余骨。乾余骨的唾沫变为斯弥虫,斯弥虫造出食醋。蠛蠓生于食醋之中,黄軦虫生于九猷虫,蠓虫生于黄甲虫,竹蓐与不生笋的老竹并连在一起,老竹生出竹根虫,竹根虫生赤虫,赤虫生马,马生人,人死去后又复归于天地大道。世间万物,皆源自“无”,最终也将复归于“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