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个外向的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小猪哇

不喜欢不要紧,时间会逼你就范

歡迎光臨   |   闲时推送的第151期

早段时间,朋友圈被网易云音乐&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测试刷屏了。

我也玩了,结果是:李小猪,你的外在人格是战士,内在人格是孤儿——受测者当中只有3%是这种性格,堪称稀有。

当时我觉得这种测试挺无聊的,排列组合我们都懂吧,十二种人格随机抽取两种。明明就是一个人,怎么硬要被说成有两种性格。

我还跑到微博吐槽这种无聊的测试,干嘛非要把我们每个人都说成双重人格。

之后我才发现,好像是真的。

“外在战士,内在孤儿”说的就是外向的孤独患者吧。

“外向”和“孤独”差不多是一对矛盾,搭配在一起却莫名合适。

大概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多面的。

白天负责活蹦乱跳,嬉戏打闹,一堵围墙将情绪阻拦在安全区内;一到晚上就变成所谓的“孤独患者”,为着犹如泄洪般的感情黯然神伤。

这种明显的对比反差,或许正是“外向的孤独患者”的可怜之处。

如果单单只是“孤独”,那其实“人生而孤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偏偏一群孤独的人又多了这种“外向”。

这种“外向”,存在着对外界的讨好成分,毕竟外向的人总是显得更受欢迎一些;又或者是一种惯性的伪装,像五月天的那句歌词“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的保护色”。

“外向的孤独患者”不愿把糟糕情绪暴露在别人眼中,总是努力想呈现出自己“外向”的那一面。

例如在短暂的聚会或者朋友见面结束之后,有一种“人走茶凉”的失落与倦态。

▽▽

以前听《孤独患者》的时候,我总觉得陈奕迅好惨,掉眼泪还要用笑掩过。

今天,我再听《孤独患者》,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打开微信,全都是群聊,根本找不到一个私聊我的人,我默默地按下了单曲循环,忽然觉得这不是陈奕迅的心情,而是我的。

很多朋友都说,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就是个傻大姐,感觉每天都在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地过日子。

对啊,和合得来的朋友一起玩耍真的很快乐,但有时面对着合不来的朋友,我也学会假装微笑,假笑中的不开心微弱到连自己都忽略不计了。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而朋友却越来越少。

玩久了,总想找回那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或许一个月里总有那么几天,情绪低落,下班后关掉电脑和手机,呆在宿舍里做一名自闭儿童。

这种自闭之下之后的复活是很美好的,感觉这世界一切都是新的,然后才能继续元气满满的活下去。

可是偶尔,我又害怕一个人。

我不是两面派,只是分时段,享受孤独又讨厌孤独。

看朋友圈里,别人成群结队的欢乐却暗暗自嘲“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就像我特别怕下雨。嗯,昨晚广州又下起了大雨,房间里的灯跳闸了,我一个人在黑漆漆的夜里没有光,雨声哗啦啦的下来,孤独感从四面八方涌来,有好多话想要倾诉,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给谁说。我害怕被别人知道我害怕大雨,又害怕没有人知道我的害怕而导致无人前来安慰自己,最终只能躲进被窝里强迫自己睡觉。

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我活成了两个人的样子,一面是告诉别人我很强,什么事都能自己解决的强人,另一面却是一个人去面对生活里的孤独。

有一个小丑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一天,一个年轻人找到医生说自己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了,医生让他去找镇上的那个小丑,并说“小丑是这个镇上最快乐的人”。

年轻人哭了,“我就是那个小丑”。

或许,我们都是生活中的那个小丑。

▽▽▽

Eason只告诉我孤独患者怎么唱,却没告诉我,孤独患者怎么办?

有时候渴望被人懂,感叹知己难求,但有时候却想要隐藏自己,不想要别人探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有时候放肆得像一个疯子,有时候又冷静得像一颗石头。我知道我可以笑得没心没肺,但我也知道,自己同样也会沉默得可怕。

乐于结交新朋友,但关系止于“新”。我以为这是开朗,其实这是孤独。就好像新买的玩具玩了几天,厌烦之后就丢在一边,如此往复,自己都有些厌倦。

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孤岛,那里的自己与世无争,却也寂寥不堪。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终老挺好,无拘无束,没有牵挂,但过了一会却想有人降临孤岛,拯救自己的孤独。我们都是孤独患者,但总有一天,两条独行小道会相交,而我们,也会遇到那个认可并解除我们孤独的人。

其实城市这么大,哪有人不孤独?在城市里,一个成年人照顾自己,是非常必备的技能了。我明白即使孤独会是常态,但这是离梦想更近一步的前状。

我虽然外向,但也很孤独。

任何一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很多人都同时存在着外向的一面和内向的一面。我们必须知道,再外向的人也会有孤独的时候,再开朗的人也会有不开心的瞬间。

晚安 好梦 .  

我是李小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