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学习感悟】专家引领明方向 名师成长有力量——河南教育家
4月7日,在工作室导师李桂荣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五位正在工作室里培养成长起来的省级名师培育对象齐聚云端,共同观看了河南教育书院第二批合作研究员入院仪式暨名师名校长高端论坛。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讨,明晰了个人成长的方向与路径,坚定了个人成长的信念,拥有个人成长的新力量!
在入院仪式上上,我们亲爱的导师李桂荣老师代表第二批合作研究员进行发言。李老师言语中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执着与信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生活热情与工作激情,这真的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为期一天的高端论坛中,我也更加意识到,只有个人转变观念,提升个人内动力,才能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正如专家所说,教师职业境界有四层:第一层次,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第二层次,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第三层次,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好的活动;第四层,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只有不断修炼自我,才能不断提升个人职业幸福感。
我们要试着做一个勤于实践反思的教师。波斯纳有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即优秀教师=经验+反思。这也与叶澜教授所谓的“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生活中磨道效应却也与之时时存在:总埋怨工作繁琐、单调、太忙,不反思,进入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之中,路走了很多,却在原地打转,素质没有提高。杜静教授针对这样的生命状态,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我怎样解决这件事的?我为什么这样解决?解决的结果如何?我的做法是否符合?我的收获启示是什么?我经历了什么事情?我有何触动?我意识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如此具有实操性的自我反思路径,让我一下子觉得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自我反思的方面还是挺多的,不管从哪个方向,相信都是有收获的。
通过论坛,也看到了不同教育家的教学主张,看到了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梦想与教育情怀。“教育家”一种荣誉称号,代表着一种结果状态,那么,“教育家型教师”就像一种现实追求,代表着一种过程状态,意味着“永远在路上”的心态和无止境前进的意志。
我想,我们距离教育家型教师不仅仅是学识上的差距,更是这种心态与意志上的距离。但身边的榜样比比皆是,我们又拥有中原名师的引领,只要心怀信念,又何惧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