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得失

2017-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夕厘

永乐时期,朱棣共有五次对漠北蒙古的战争,如下表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得失

注:上表参考资料为《明太宗实录》、《明史》

通过上表可知,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四次取“胜”,最后一次“惨败”。不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永乐朝的这段历史一直被人误读,某些功利主义之人常常夸大朱棣的亲征之功,甚至将它视作是所谓“永乐盛世”的标志,永乐皇帝由此也被捧到了天上。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

永乐皇帝亲征漠北,开创了大明历史上皇帝亲征的先例,影响了后来大明历史的走向。这位据说有蒙古血统的大明帝国君主在他的有生之年有意或无意的发扬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外亲征的传统,令人可敬的是,朱棣并不因为自己体内流着蒙古人的血液而坐视大明北疆被侵犯,相反,他义无反顾地五次亲征,写下了大明帝国边疆保卫史上壮烈的一页,这种不屈不挠的守疆护土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励了无数的后人。

第二,

永乐皇帝五次亲征,有力的打击了漠北蒙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势力,维护了大明帝国北疆的安宁;与此同时,永乐朝廷对归附的蒙古部属实行优抚政策,或置边安排或迁徙内地,甚至有时还发放种子和农具,等等,这对恢复蒙古族人的社会经济和蒙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也应该予以肯定。

不过话说回来,以军事打击为主体的永乐朝北疆国策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为了皇帝的亲征,大明帝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每次亲征出兵人数来讲,第一、二次是50万人,第四次是30万人,第三、五次是数十万人。这光是打仗的军队人数,此外还要有许多壮丁来搞运输。第一次出兵时前期运粮为20万石,估计后期不会少于这个数,第三次出兵时运粮就有37万石,挽车民丁23万,从记载来看,兵民比例可能在1:1,左右,那么北征出兵50万就得征发50万民工,亲征一次不说财粮花费,光人力投入就达100万,当时全国人口也就5000万左右,换句话说,在当时的大明帝国50人中就有一人在北方跟随朱棣打仗。

北征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时不时地死人,最糟糕和最郁闷的是大明军兵士被饿死冻死。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亲征时,因军粮跟不上,“致军士乏食者多死,上闻之震怒”。到第五次北征结束时,大明军损失惨重,“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

按照上面的比例,估算一下,50万北征军队,最终剩下35万左右,也就是10—15万士兵要么饿死、渴死,要么冻死,这还不含有被蒙古人打死的。那么这么大的代价换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以第二次北征有明确数字记载为例,50万大军去攻打3万人的瓦剌,杀伤或俘虏多少瓦剌人?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一万人,这还是五次亲征中成果最大的一次,实际上第四次是无功而返,第五次是兵败。所以从这样的绝度来看,朱棣北征有点像大炮打蚊子,成本大,收效甚微。

其次,朱棣亲征给蒙古地区的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永乐八年六月,“上率精骑前进……至长秀川,虏弃辎重、牛羊、杂畜满山谷,及河之西,傍连延百余里。中等收其牛羊、杂畜,尽焚其辎重”。永乐二十年七月,“上率师至屈裂儿河,虏寇数万余,驱牛马车辆四奔,陷山泽中,遇大寇,仓猝以其众逆战……上麾御前骑士与山下兵驰追之,寇惊走,而林间神机弩竞发,寇大溃,死伤不可数计,余寇尚数百人,驰马而走。”

永乐五次御驾亲征,付出沉痛代价,收效一点点,这种粗放式的保家卫国方法,有些得不偿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